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一树多枝同根生,王家一脉共向荣:我王氏家族漫漫寻根路

2023-01-09 17:47:31 640

摘要:木有本,水有源。宁阳县伏山镇马家庙村我王氏家族渊源有自,可惜多年来不见族谱,以至于族人支派不清,字辈紊乱,而且,上溯三代以上祖宗名讳都少有人知。恐时间越久,族人越分散,联系可能越来越少,甚至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不令人扼腕叹...

木有本,水有源。

宁阳县伏山镇马家庙村我王氏家族渊源有自,可惜多年来不见族谱,以至于族人支派不清,字辈紊乱,而且,上溯三代以上祖宗名讳都少有人知。恐时间越久,族人越分散,联系可能越来越少,甚至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为明源流,晓世系,知根末,尊祖敬宗、敦亲睦族,善邻和里,文明立世,多年前,我就开始走上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寻根之路……

——题记

一树多枝同根生,王家一脉共向荣

——我王氏家族漫漫寻根路

图文原创 / 王新国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是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民间歌谣——思乡谣。源于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那闻名全国、世界罕见的大移民运动。

元末明初,连年战争,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各地人口锐减,田地荒芜。有记载说“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山东某地“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①。为恢复国力,明政府于洪武初年(1368)至永乐五十六年(1458年)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移民运动。有资料统计,明政府从山西迁民达十八次之多,人口近百万,遍布全国十八个省市,五百余县,涉及八百多个姓氏,包括汉、蒙、回三大民族②。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是移民较多的省份。很多地方的村子都是迁民之后建起来的,有的村子因某姓人家徙居某地,而取名某家庄或某家村。

我们老家村名叫马家庙。村志上说,明朝初年,山西马姓一支来到这里定居,相传因建菩萨庙(实际可能是马姓家庙)而得名,后有李、张、付、史、王、肖等姓迁入,马家庙就成了个多姓氏的村庄。本村的王姓,除了少数人家,95%以上都是我们同宗王氏家族。因家谱失传,无据可查,我们王氏家族的先祖来自哪里,是在什么时候迁居于此的,一直是我们家族中的不解之谜,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多方考证的问题。

1.失而复得的“王氏族谱”碑

在我小的时候,曾听我们王氏家族老辈人说起过,先祖是从汶上枣杭迁来的,然而家谱失传,无据可考,仅仅是口传。也曾听说本村王氏祖林曾经有一块王氏族谱碑,上面有始祖名讳及后世分支,也有在世的人的名字,而且,老人们也能说出起码三四代人的字辈。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很多石碑,有的被砸毁,有的用去修桥铺路,那块谱碑也早已不知下落。我曾向族人打听,大多都说不知道。有人说,谱碑在村西三号路上,俗称“三搭子地”的一座小桥的下面,被当作了桥墩,曾有人亲眼见过。不过,那座小桥原是建在一条排水沟上,如今排水沟已基本平了,小桥也被淤泥掩没,位置倒可以确定。多年来,我从未见过那块谱碑,也一直没有机会让其出土。那块谱碑一直是我的牵挂,因为它是能揭示我们王氏家族世系关系的物证。

2012年,一条西起山西横跨山东东至沿海的铁路将要从我们村北的那片土地上修通。我十分担心因工地施工而导致谱碑遗失,一旦那块谱碑被毁或被深埋地下,也就永远消失了。所幸铁路过处,离那座小桥尚有近百米远,我更希望谱碑能有机会尽快出土。

2014年农历二月十四日,在老家的弟弟打电话给我说,大哥请铁路施工队开挖掘机的师傅帮忙,将那块谱碑挖出来了,并和几个族侄一起把谱碑运了回来,放在了村西头祖林原址边上。得此消息,我立即赶回老家,终于见到了那块族谱碑的真实面目。碑长约180厘米,宽约120厘米,厚约30厘米。谱碑上端刻着“王氏族谱”四个约10×10厘米的楷体阳文大字,周围饰以简单边纹轮廓。

碑文采用树形结构图样式,列出本家族的各个分支,并详细刻有自始祖“八代祖应选”公以下,至立碑当年(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即1940年)出生的十四代人的名字。历代祖先名讳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看着一个个或陌生或熟悉的名字,历代祖先及当世健在的人,如在眼前。

可惜的是,谱碑已断为两截,石料不是很讲究,碑面多有脱落,部分字迹已难辨认。就在这一天,我听族人说一位族伯家里有收藏的纸质家谱,这可是个意外而难得的信息。我赶到那位族伯家中,族哥将那纸质家谱拿了出来。不是几卷也不是一卷,而是一张纵长约100厘米横宽约80厘米的灰褐色厚纸(俗称牛皮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家族谱系。征得族哥同意,我将这份纸质家谱收藏了下来。

同一天,又听说一位族叔家里有收藏的一份谱碑碑文誊抄件,于是我立即去了那位族叔家里。族叔说有,在一个纸盒子里放了多年了,便拿出来给了我,让我收藏。

这两份纸质族谱抄件,于我,于我们整个王氏家族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那位族哥和族叔慷慨给我,是他们对我的高度信任,也是他们对我的重托。

族伯家的那份纸质族谱是毛笔手抄件,除了上半部分中间缺失横约20厘米竖约40厘米的一块,经过比对,其余部分和谱碑上的内容完全一致,不知道这份毛笔抄件是照抄的谱碑,还是立碑时的底稿。族叔家藏的那份手抄件,蓝色圆珠笔笔迹,抄在一个32开绿色横格的小本子上。

据我弟弟说,这份小本子抄件他知道,是多年前他和前面那位族伯家的一个族弟和那位族叔家的一个族弟三个人从谱碑上抄下来的。原来,上世纪90年代初,村外用谱碑作桥墩的那座小桥还未被泥土淤积,桥下空间不小,人能钻进钻出。听说族谱碑在那桥底下,某一天,他们三人钻到那座小桥底下,将谱碑内容照原样摹写了下来。

以前我从没听说过,更没见过这两个手抄本族谱。虽然两个抄本均有个别地方脱落、错讹,但不影响阅读。我将谱碑分块拍了照片,在电脑上逐一识别,以谱碑为准,与两份手抄稿一起相互参照,逐一比对、校勘,最终考定了谱碑内容,复原了碑文全貌,使其了然于目。至此,几乎无人能说出个一二来的我王氏家族族谱,终于重见天日。

谱碑碑文最上边各约10×10厘米的“王氏族谱”四个大字下边,首先显示:“八代祖应选”。由此可知,始祖是我们王氏家族第八代,名叫王应选,但不知这“八代”是从何算起的。

既然老辈人口传祖上来自汶上枣杭,那么,这里的“八代”是不是从汶上枣杭王氏家族自永乐初年迁居汶上的第一代先祖算起的呢?如果是,八代祖应选公及前七代祖名讳,或许能够在汶上枣杭王氏族谱里查得到。见到汶上枣杭王氏族谱,无疑成了一件急需而重要的事。于是,我开始了汶上王氏家族族谱的寻求之路。很显然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想不管费多少周折,也一定要找到汶上枣杭王氏族谱一看究竟。

2.奇遇《汶邑王氏族谱志》

到哪里去寻找汶上王氏族谱呢?当然去汶上枣杭村访求是一条路子,可一时还不能成行。

我们单位有位相熟的王姓老师,老家是宁阳县伏山镇云山店,和我的老家离得不远,因为都姓王,他和我名字也只最后一个字不同,莫非他们王家和我们王家同宗同谱?于是,有时间我就跟那位王老师聊王氏家族,并问他家里有没有家谱,问他们的先祖来自哪里,看看我们能否续得上。他说他家里有族谱,我让他回老家的时候带了来。一一查阅之后,我发现他们那一支和我们续不上。这也难怪,虽然都姓王,但天下王姓支派太多,很多王氏家族之间并不一定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现实社会生活中线索不好寻找,但可以借助网络。有一天,我在网上搜索“汶上王氏族(家)谱”,有关信息一下子出来好几条。忽然发现在一家网上旧书店门户上,一张蓝色装书的封套照片出现在眼前,上面一行竖排金色烫字“汶邑王氏族谱志”十分醒目!“汶邑”不就是汶上吗?这“汶邑王氏族谱志”不就是我要找的汶上王氏族谱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族谱就在不期处!——如获至宝,我立即重金买下。

下单之前我也很犹豫,一是这套《汶邑王氏族谱志》多达17卷,要价实在太高;二是王氏族谱多得是,没见具体内容,我不敢说这套族谱就一定跟我们王氏家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一想,自己一直在为寻求汶上王氏族谱而不得,这或许就是个难得的机缘,可遇不可求。如果放弃这个机会,以后花再大的代价也极有可能遇不上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宁可错买,也不忍坐失良机,我立即下单。

这套《汶邑王氏族谱志》(崇本堂)共17卷,现存16卷,缺第14卷(后补齐),重约15斤,一个大封套,装了满满一箱子。从这套族谱的卷册之多不看推断,汶上这个王氏家族肯定是个历史久远、支脉繁多、族人众多的庞大家族。

收到这套族谱,我兴奋异常,连夜翻阅,逐卷查看,终于看到了汶上枣杭王氏家族先祖于前明永乐年间迁徙山东,至今繁衍二十余世,以及多次修谱的来龙去脉。

据这套族谱康熙二十七年(1688)初续族谱序记载,前明永乐年间,“始祖自山西洪洞县野鹊窝(即所谓老鹳窝或老鸹窝)迁居于汶邑(汶邑,今汶上)卜居城西八里许枣杭村,以洪洞县旧有枣杭村因名焉”。之所以将迁居地的村子起名枣杭,是因原籍山西洪洞县旧有枣杭(一说枣园)村,为不忘故土,仍以故乡原有村名而命名。

公元一九五四年五续族谱序中记载,山西洪洞县王姓一家兄弟五人,长曰信,次曰忠,三曰孝,四曰诚,五曰兴。信祖留在山西老家守宗祠,其余四人迁山东。忠祖迁山东汶邑,卜居城西八里许,名西枣杭;孝祖迁居新城名东枣杭;诚、兴二祖迁居寿张,名西枣杭。

3.族谱卷帙浩繁,难觅我祖“应选”公

自始祖迁居汶邑,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子孙繁衍二十多代。16卷族谱,层层叠叠,支脉纷杂,文字浩繁,从卷册中查询应选公及其上七代祖名讳,也很劳神费力。

开始对族谱的编排格式和规律还不是很懂,一边翻阅,一边思索,终于找清了该怎样查阅族谱。

族谱记载,汶邑枣杭王氏家族,始祖忠;二世祖兄弟二人,名讳失传;三世祖兄弟五人,三公名彰(二公名讳失传),分别为王胜、王玘、王开。后来,胜祖在汶上守宗祠,玘祖支徙居山东梁山县鱼王庄,开祖支徙居汶邑城北二郎庙。迄今三公子孙繁衍二十多代,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星罗云布,遍及各地。

我需要查找的是有没有八代祖“应选”公名讳。

《汶邑王氏族谱志》(卷一序后正文第二页)显示:

始祖,三世祖(子祖世系)元孙邦有(第七代,下同),一子(第八代,下同),名“应朝”。开始出现“应”字辈;(卷一,2页)

始祖,三世祖(子祖世系)元孙化,二子,名“应祚”、“应期”;(卷一,36页)

始祖,三世祖(子祖世系)元孙邦彦,一子,名“应和”;(卷二,1页)

始祖,三世祖(子祖世系)元孙,四子,名“应井”、“应第”、“应例”、“应身”;(卷二,1页)

始祖,三世祖(子祖世系)元孙邦耀邦顺邦友邦助邦仲,多子,但字辈均无“应”字。(卷二,58页;卷三,1页)

始祖,三世祖(子祖世系)元孙,二子,一名“应昌”;

始祖,三世祖(子祖世系)元孙七世(上失续),一子,名“养惠”;(卷十六,1页)

始祖,三世祖(子祖世系)元孙之中均无“应”字辈。九代孙开始有“之”字辈。(卷四,2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一子,名“应友”;(卷五,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一子,名“应泉”;(卷五,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一子,名“应祥”;(卷五,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邦珍,一子,名“应富”;(卷五,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邦珠,一子,名“应魁”;(卷五,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平然泰然怡然,子无“应”字辈;(卷十五,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邦贡邦杰,子无“应”字辈;(卷六,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邦材邦用,子无“应”字辈;九代为“士”字辈;(卷七,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邦安,子无“应”字辈;九代为“士”字辈;(卷八,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邦定邦桢,二子,一名“应隆”;(卷九,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邦重,三子,无“应”字辈;(卷十,1页)

始祖,三世祖祖(子世系)元孙邦保,一子,名“喜至”;(卷十,67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用予,一子,名“魁名”;(卷十,86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邦振,一子,名“应恒”;(卷十一,1页)

始祖,三世祖(子世系)元孙邦立,一子,名“应粹”;(卷十一,1页)

始祖,三世祖世系(迁梁山迤南鱼王庄),均无“应”字辈。(卷十二,1页)

始祖,三世祖世系(徙居城北二郎庙),均无“应”字辈。(卷十四,1页)

以上是《汶邑王氏族谱志》核查结果。始祖忠祖八代孙以“应”字辈起名者,共17人。

从代数(八代)与“应”字辈来说,这与我们马家庙王氏家族“八代祖应选”相吻合。据此推算,若八代祖应选公为我们马家庙王氏家族始迁祖,从汶上迁出时间约为公元一六二〇年左右(明神宗万历年间或稍后),距今约400年。

但遗憾的是,在这套《汶邑王氏族谱志》中,找不到应选公的名讳。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这里,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当年应选公为什么迁出汶上?为什么后人跟老家失去了联系?因年代久远,没有确切文字记载,早已成了未解之谜,只能根据有关历史背景进行猜测,但不足为据。

穿越几百年历史风尘,可以想象当年一些隐约可能的现实。

400年前,封建时代,生产力落后,普通百姓无地,或少有田产,人们的生存压力巨大,一个家族人口众多,富足的家庭肯定有,但相对贫穷的家庭应该更多,加上天灾人祸,战乱频仍,纷纷外出求生路的现象比比皆是。

据我们王氏家族老辈人口传,先祖是从老家迁出后,一路辗转,流落到马家庙村的。他原不是本村村民,而是一个外来户,可以想见其当年生存的艰难,能够被本村其他五姓村民接受,在此安家落户,实属不易。这一方面可以推测,当初先祖来到本村,勤恳本分,与人为善;另一方面,本村先来的别姓人家,也都勤劳本分善良。否则,一个外来户,很难在本村里立足生存。

为什么应选祖及其子孙跟汶上王氏大家族失去了联系呢?或许有这样一种可能,先祖从汶上迁出之后,迫于生计,无暇他顾,便与汶上老家渐渐失联,加上后世一直没有续谱,本家族与汶上枣杭王氏家族的联系便随之而断。因续不上家谱而与老家家族失联这种情况,在汶上王氏家族族谱中是有的,别的家族中也并不鲜见。

至此,我王氏家族先祖应选公为汶上枣杭王氏家族先祖忠祖后人的确切依据没有找到,还需要花费精力另寻他途,肯定又要经历一段曲折漫长的求证之路。

由于年代久远,应选祖是拖家带口迁来的,还是来此定居之后娶妻生子的?已无从考证,但应选祖能在马家庙村落户扎根,繁衍后代,应该说是本村我们王氏家族的一大奇迹,值得后代子孙永远心怀感念。没有应选祖,就没有其后世子孙,也就没有马家庙村我们王氏家族的一代代族人。因此,尊祖敬宗、敦亲睦族、善邻和里,应该是我们王氏家族永远传承的良好家风,也是世代不能忘却的修身之本。

4.山重水复云雾重,难得一见“应选”公

《汶邑王氏族谱志》(崇本堂)里找不到八代祖应选公的名讳。是不是应选公不是忠祖的八代孙,而是汶上另外支系王氏家族的后代?因为明初从山西迁居汶上的,除了枣杭王氏家族,还有别的王氏家族。那么,我们的先祖“八代祖应选”公到底属于哪个王氏家族呢?这就需要能找到别的王氏家族的族谱。

2017年的一天,我再次从网上搜索王氏族谱的时候,发现东北辽宁有一本《王氏族谱》在出售,族谱介绍中说这一支王氏家族是从山东迁过去的。于是我将那本族谱买了下来。翻开一看,跟我们这边王氏家族没有关系,显然不是同宗,跟我要找的族谱相去甚远。

又有一天,我从网上发现另一部《汶上王氏族谱》(复本堂),而且有一幅配图是族谱序言,里面提到其先祖跟枣杭《汶邑王氏族谱志》(崇本堂)中提到的兄弟五人是亲兄弟,原来这个家族不是五个,而是兄弟六个。长信、次忠相同,中间多了个老三谭,依次后推,孝为老四,诚为老五,兴为老六。

由此看来,这套族谱(复本堂)跟《汶邑王氏族谱志》(崇本堂)或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那么,应选祖的名讳会不会在这一部王氏族谱中能查到呢?我又买下了这部三卷本的《汶上王氏族谱》。这部《王氏族谱》是1989年续修的,最初创修时间为清康熙十九年,再修于清乾隆十六年,三修于清嘉庆四年,四修族谱序缺失,五修于民国二十年(1931),六修族谱序缺后半部分,七修族谱序缺失,第七次续修大概应该就是1989年这一次。这套族谱少了前几页,五世名讳缺失,六世四子,为王敏、王好、王学(过继)、秀。这套《汶上王氏族谱》虽然创修序里说跟崇本堂有亲缘关系,但字辈却有着巨大差异,几乎没有统一之处,而且八代中没有应选公名讳。

又有一天,我从网上又寻到一部《汶上王氏族谱》,抱着宁可错买不可错失的心理,我又买了下来。

这套《汶上王氏族谱》不全,仅有第二、四、七卷。第一卷应该是修谱序言之类的文本。第二卷开始记载族系。始祖权,生四子,分别为章、朗、贵、友。朗祖、贵祖后失传。因有多套王氏族谱,这一套始祖为权,我称之为“权祖本”。

始祖长子(二代),章子隶强(三代)……无“应”字辈。

始祖四子(二代),友子掌(三代),掌子庆(四代),庆子鉴、镇、铖、复信(五代),复信子礼、表(六代),礼子佩、玠、璞、珙、琴、琚(七代):

(七代)生四子:应乾应试应科应第

(七代)生二子:应祯应元

(七代)生四子:应武、才武、耀武、应灿

(七代)生四子:应康、世皋、世坦、应宿

(七代)生一子:应忠

(七代)乏后。

始祖六代孙(七代),生一子:应选

“第八代”!——“应选”!——我眼前突然一亮!

始祖四子这一族支,到第八代,共16人在谱,有12人为“应”字辈,而且,出现了始祖权八代孙“应选”!——一直寻而不得的“八代祖应选”公,仿佛一下子站在了我的面前。

然而,这权祖第八代孙应选,是否真的就是马家庙村我们王氏家族族谱上“八代祖应选”公呢?——还得继续往下看!

结果,真的是大出所料,并非所愿!

让人吃惊而大惑不解的事,还在后头哩!

(未完待续)

[注]:

①引文出于河南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山东临清《李氏族谱》。见张青、张书剑编著《大槐树》,第3—4页。

②见张青、张书剑编著《大槐树》,第5页。

[声明:作者:王新国。文图为本人原创,本号首发。尊重原创,未经许可,请不要他用。]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