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3:51:55 | 浏览:1550
萧氏宗枝族谱
蓋瓜瓞绵匕,实原得姓授氏,麟趾振振,常思木本水源是以王候大追崇之典,九朝七朝公卿,笃容封之情,三代五代尧德雍陆,共此九族周道亲亲同。兹一本上下至天子,下达庶人,皆得随分是尽孝之所以为达也。士君子生当明盛,犹思显亲杨名,光宗祖于地下,合一脉宗亲。不传于奕禩(si)粤稽,往迹兵变论亡。幸有曾伯祖正盛公,原于崇祯辛酉十四年(按:崇祯在位1628-1643年,辛酉年年,即1642年。)抄录太祖一富公,于天启丙寅六年(即1626年)所立家谱,而一富公又㨿(ju)(按:依的意思)叔祖东三公传,称籍江西
注:麟趾振振:仁厚诚实。奕禩:世代、代代;粤稽:考证,查证的意思。
吉安府庐陵县株木塘三部八图二甲,萧望出兰陵世称巨族。因祖曾教谕遨游仕途,遂于湖南永州东安,寄籍焉鲸江地村东门外,其故基也。爰(通“原”)与江西时相通,问至康熙戊申六年(即1668年)尚有家庭随带随谱官衔印信,大小数十代班次适相符合,所称巨族或亦不巫 龙 也。追维往绩自愧绳武乏才,面怀先型窃辛承先有志,恐其世远嗣繁,不无舛错,遵照前人例用,是重修将见宗功祖德,俎豆千年如故孝子,兹孙昭穆百世维新异日。丕振家声,镌諸简册,继江西而美焉,是则余之原厚望也夫。
注:遨游:游历。舛错:错乱;不正确。俎(zu)豆:出自《论语》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丕(pi)振家声:大大的振兴家业之意。镌(juan):雕刻。
十五世孙象乾文龙拜手敬撰
自叙
我兰陵萧氏在前代为著姓,椒衍瓜绵,蕃植于大江南北,各省颇多巨族。即我始美先公原籍隶江西庐陵县,美先公之子克和公迁居东安县东门外,复迁至鲸江桥。十世至一富公口传,历代考妣讳姓,于其孙正盛公,正盛公笔记于册,传至十五世文龙公,始将正盛公所记载之考妣姓讳辑为墨谱。此我族以前之本支经前人亲口传授,确有可微者。一富公生二子:凤翱、凤翔。凤翔公后裔世居鲸江桥,其他支传闻云南各省其详不可
注:椒衍瓜绵:出自《诗经》成语。像花椒一样蜜密繁衍,像瓜藤一样蜿蜒。比喻家族(氏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蕃(fan)植:繁殖。
得。闻惟凤翔公之子正国公生有五子:仲梁、仲望、仲圣、仲贤、仲玉,斯时住址尚在鲸江桥,正国公因来鸭婆塘庄收租,殁葬于是。妣唐孺人因携子来鸭婆塘,遂定居焉此,为吾萧氏至东安再迁之始。而仲梁、仲圣二公复迁移居于端桥铺,阅时六世,历年二百,惟仲玉公子孙尚能承守先业。仲望、仲贤二公后裔仪有存者矣。我仲梁、仲圣二公子孙赖祖德深厚,继继承承,支分派别今食指已至千余人非其辛欤①。成鄂、成典等深为此慎②倡修是举,纠合族众追述先德,以明发祥所自蓋③(gai)。有
注:①欤:文言文语气词“啊”“呢”的意思。②慎:注意、小心。③蓋:概括。
德则昌,减德则亡。此理昭昭古今不爽,固所共信也。至于推溯前世,即以美先公为始祖,美先公以前既无所禀承,不敢妄有所依附,以辱我先人。其他各地亦未能广有联络,以宏大斯举。则以限于人力、财力非有他也在成典等之意。惟求文龙公未竞之志,成一姓之家,乘以留示子孙,使不至数典忘祖于愿已足,何敢以此自侈①。兹本族众同心,赞助成功有日,则祖宗在天之灵,有以潜诱②而默启③之。成典等与二三诸君,亦不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也。
注:①侈(chi):自夸。②潜诱:指先灵隐隐劝导教导的意思。③默启:指不出声不说话启动创修族谱事宜。
美先公第十九世孙成颚成典等敬叙
宗谱是记录我们族氏世袭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一种特殊文献,对于我们每个萧氏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想必我们萧氏族人都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支系,与更多萧氏人联系。现在我们特意整理了萧氏族谱大全,不知道有没有属于你的那一本呢?湖南益阳石板滩萧氏七修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门街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是在此生活萧姓人的祖祠。祠堂内的对联碑记无声地诉说着萧氏一族的来历、荣华和繁衍。萧氏祠堂的大门上刻着一幅对联:兰陵开八叶,木本荫千枝。表明了萧氏祖居地是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迁而来。“开八叶”,指的是
位于石门街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白云区萧姓的祖祠。祠堂内的对联、碑记无声地诉说着萧氏一族的来历、荣华和繁衍。据记载,鸦岗萧氏是千年世家兰陵萧氏后人,始祖萧君举1274年初从南雄珠玑巷迁至鸦岗,落户鸦岗后又在黄石街马务、钟落
兰陵萧氏会馆(咖啡随笔原创)兰陵萧氏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为顶级门阀之一。其本来是为北来次等士族,在南朝刘宋时期以军功起家,其后家族子弟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个朝代,从此成为南朝高门,一百多年间,出了21任天子,40多位宰相!唐代时也出了十个宰
解读萧姓。萧氏家谱字辈44个字辈,萧氏子孙福利来啦。萧姓最早起源可追溯于夏朝,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国四百名义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萧姓文化之萧氏家谱字辈湖南一菊公系:健顺乾坤
在唐代时期,有许多的名门望族,比如太原王氏、长安韦氏、博陵催氏、河东裴氏、陇西李氏等历史上著名的“五姓七望”。但在这些名门望族中,能够经历隋唐两代不倒,并且愈发强盛的望族中只有萧氏一族。萧氏一族在隋朝前期就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隋朝时,因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文化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中华特有的姓氏文化,“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
姓氏图腾为何物图腾是用来区分群体的标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族群的生活。姓氏图腾是原始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是他们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上古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
【谱名】:重庆巴县《萧氏族谱》乾隆年修【版本】:乾隆甲申(1764)手写稿本【册数】:一册全【修纂者】:萧尚仁【始迁经历】:承奉公原籍太和县鹅掌大丘,洪武二年迁湖南衡阳县石禾塘,良愚公于康熙甲午迁重庆巴县江北里礼十甲地名狮子口猪脑岩【字派】
南皮罗四拨萧氏族谱前言当思木各有本,水皆有源。人为万物之灵,何可无本之思也?吾萧氏本山右人也,自前明永乐年,吾始祖君石由洪洞县白家庄迁沧邑罗家四拨庄,占地为产,遂家焉。相传至今,阅五百余年,而支派联绵,户口繁兴。今敬修谱牒,恐生齿日繁,支派
达玶公传公讳达玶,字玉山,号显廷,清太学生。生而岐疑①幼而聪,达孝友之笃根于性天。自束发受书出就,外传试辄冠,其曹然赋性恬淡②而刚直。不汲汲③于仕进,常曰读书在学圣贤,若勤其占毕修其贴括以谐于俗,动与时忤④而世俗,亦无知之者,同治二年补太学
首先感慨的是我们萧氏祖宗的书写太棒了,这本族谱放在我家好几年了,今年过年爸爸拿出来让我们看看,唉没看懂,这本族谱据我爸爸说好几百年了,看好多地方都烂了,友友们能不能有修复的办法。
敇命诰封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任使需才称职。志在官之美,驰驱奏效报功,膺锡类之仁。尔萧文望乃衡州府衡山县训导萧宏纪之父,雅尚素风,长迎善气,弓治克勤于庭训,箕裘丕裕夫家声,兹以覃恩,貤赠尔为修职佐郎,锡之敇命,于戏!肇显杨之盛事,国典非私,酬燕
萧氏宗枝族谱蓋瓜瓞绵匕,实原得姓授氏,麟趾振振,常思木本水源是以王候大追崇之典,九朝七朝公卿,笃容封之情,三代五代尧德雍陆,共此九族周道亲亲同。兹一本上下至天子,下达庶人,皆得随分是尽孝之所以为达也。士君子生当明盛,犹思显亲杨名,光宗祖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