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3:55:12 | 浏览:321
闻之,古者以六行教万民,首曰孝弟。盖欲使人知有父母也,使人知有昆弟也。由是上而溯之,吾有父母,吾祖父亦更有父母,吾有昆弟,吾祖父亦更有昆弟。木则有木,水则有源,此敬宗收族之义所由起也,而要非按家谱则欲辨焉而无由。
余先世入海阳籍,居古现村,其来于何年,迁自何地,谱无载焉。即谱中所记某名某氏,第挨行并列,未知谁为谁之祖父,谁为谁之昆疵。且男书一旁,女列一边,亦不知谁为夫妇。自始祖以及四世祖,支派远近,配偶缘由,邈然无稽。惟高祖思良辈其男女之配尚知数人焉。自曾祖而下,所知者十之九,所不知者十之一。此非家谱之不修,何以混迷若是哉?
今岁元旦,余与兄弟焚香拜跪毕,向尊长而言曰:“予族之家谱宜急修也。今者,聚族而处,岁时伏腊,譪然见睦姻之风,丧祭冠婚,油然有任恤之谊。非不古道犹存而溯厥支派远近究难分焉。及今不修,将讹者愈讹,迷者愈迷,后将伊于胡底乎?”惟时尊长答曰:“祖谱之修,非异人任,子既有志于斯,正可以承先而后矣!”余于是质诸父老,证诸见闻,仅即所知者,详书于谱,使后人有所考证,庶不失为同宗之意云尔。
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夏上沅九世孙希秀志
吾氏之卜居于兹也,至今十余世矣。而来自何乡,肇自何年,并未详记。此奕骥之抚衷难问者也。粤稽后之传者有曰,来自江宁府,托足于文墨山下。因是析居,有在古现、洽河者焉,有在郁都、榆林者焉,又有在留格之村者焉。人虽在各处一方,而世系之所载,诚不谋而合,大约不出十三世矣。以世代考之,吾族之来,谅必在大明定鼎之初焉。第当平康之会,岁时伏腊,昭与昭齿,穆与穆齿,昭昭穆穆秩然不紊。
木有木而水有源,诚哉其然也。逮及咸丰辛酉年间,徐匪东流,若决江河,莫之能御。其间以掳掠死杀伤之者,十已去其二三焉。惟吾 氏界未被害之中,东西百有余里,南北五十余里,鸡犬桑麻依然如故,岂非天幸也哉?特思人马倥偬,四面防堵,三旬之间亦不知几经迁移,几经转徙耳。吾侪惧焉,爰继前人之所序为之重列谱牒,以录先代之名次云。
同治二年岁次癸亥正月元旦十一世孙默儒、瀛滨、元焘谨志
唐代的李延寿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他在《北史·序传》中说:“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林宝撰《元和姓纂》,记录李姓的起源,就根据李延寿的说法。央视!李氏
原题:我为《张氏家谱》作序作者:北京工业大学法学教授:张荆(摄于新疆的赛里木湖畔)承蒙永祺堂哥及张氏第六次家谱编委会的厚爱,受邀撰写2021版《张氏家谱》之序,家谱乃家族历史之典籍,姓氏文化之结晶,前有冥府祖先前辈舐犊情深的注目,后有兄弟姐
张氏祖训《张姓祭祖歌》巍巍中华,山高水长;浩浩张姓,族史辉煌。始祖挥公,英武非常;轩辕嫡后,帝胄世昌。其父玄嚣,封邑青阳;清河之滨,滋润成长。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颖悟,巧技尤强。体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观天象。顿生灵感,折枝效仿
女儿在小学写作文的时候,就这样写道: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因为不但我和爱人都是靠笔杆子吃饭的人,就是我的父亲,也是是一个出口成章的文化人,不但可以双手打算盘,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当然,还做过地下党县委书记……直到拥有一份《张氏家谱》,方才醒
《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1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2卷《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3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4卷(另篇)另:美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1~1818续)全卷上接
《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1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2卷《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3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4卷另:美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1~1818续)全卷上接第三卷1
陈姓族谱,也就是陈姓大家族里的子孙人等的资料汇总,也是陈姓大家族著名人士的仕履生涯的简括提要,同时也是陈姓大家族著名人生的翔实可靠而又丰富多彩的第一手史料。如同国人各大家族一样,陈姓大家族固然也是讲求等级观念的,所以,家谱中往往会对对于那些
家春秋,赵姓家谱简介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
赵姓家谱及辈分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赵姓迁徙不断、家谱遗失或战乱等诸多原因,同根同族四散分离,游离各地,至今仍无法找到根脉,不单是赵姓族人,各姓族人都应该存在同样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无论那个姓氏,"五百年前是一家"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
赵宋皇室三派世系、字辈对照表 赵氏玉牒摘录及太宗派紫金分支简述一、赵宋皇室三派世系、字辈对照表太祖派字辈太宗派字辈魏王派字辈01世至14世15世至28世29世至42世43世至56世57世至70世71世至84世85世至98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