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我的家谱寻根之旅

2023-02-01 14:07:09 627

摘要:北京 朱光荣我是谁,来自哪里?这大概就是每一个谈家谱的人,首先要解释的问题。记得小时候,我父亲,名叫朱友良,他让我露出胳膊,指着我胳膊上方的一圈凹陷告诉我,我们的祖先来自江西,是江西籍。他告诉我,在贵州的朱姓中,有这圈凹陷的就是江西籍,如果...

北京 朱光荣

我是谁,来自哪里?

这大概就是每一个谈家谱的人,首先要解释的问题。

记得小时候,我父亲,名叫朱友良,他让我露出胳膊,指着我胳膊上方的一圈凹陷告诉我,我们的祖先来自江西,是江西籍。他告诉我,在贵州的朱姓中,有这圈凹陷的就是江西籍,如果没有就是湖广籍。同样,贵州肖姓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这圈凹陷,就是我们的先祖不愿意离开家乡,被捆绑被迫移民的,是在长期的迁涉过程中留下的心灵和肉体的烙印。不管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它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的先祖源于江西。

父亲告诉我,我们入黔始祖是朱陆,庐州府合肥县人氏,是洪武八年,奉命来黔征讨镇远思南,功封武略将军,后奉命镇守威清卫。后有朱辉诰封怀远将军,朱经,诰封招勇将军,朱永年是镇守云南的参将,先祖们在我心目中,即神秘又高大,我心中充满了崇拜。

1993年,我父亲朱友良接我么公朱大伦来家小住,没有想到么公此行带上了暗流河《朱氏家谱》,在么公小住的这个月中,么公让我抄写暗流河《朱氏家谱》,希望通过抄腾家谱,来了解我们家族的历史,直到此时,我才知道自己的家族是有家谱存世的。

《朱氏家谱》,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岁次编修,后被火烧仅余残本,现已经无存。目前仅存的暗流河《朱氏家谱》是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由我爷爷朱大坤(仲品)请袁伯轩根据残本及族中老人对家谱内容的记忆以及对祖先的了解进行了修撰的版本,目前暗流河《朱氏家谱》现存于暗流河朱有静家。

在残缺不全的家谱中,我逐渐了解到了自己的传承,在暗流河本《朱氏家谱》记载:“道光三年(1823年)上坟之期,朱元林在路途将石肆横凶殴元村,众族将元林送官究治正,殊知自思情,私逃向外不知生死,今除已死不咎外,当此家族特勒石以为据,日后族内当此为,庶不失先人之一线耳”。说明在1823年,朱元林为逃惩罚,躲到了贵州省清镇市暗流河,并在此开枝散叶。

我在抄腾家谱的过程中发现,第四世和第七世之间的内容缺失,同时世系传承模糊不清。

从谱中可以发现,从朱辉开始传承到乾字辈才第六世,和第八世是对不上的,缺失内容。如查询朱乾福父亲是谁,谱中无说明,很难对上。

1995年,族伯朱有文、朱有光和家父朱友良等热心族人积极倡导和宣传编修家谱,他们不辞辛劳到各地收集资料、查实散居各地的族人,极其艰难地启动了族谱编修工程,我参与了资料的收集,并将抄腾的暗流河《朱氏家谱》提供出来,95版《朱氏家谱》扩充辈序保后辈后续千年不乱。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再次修订也没有解决谱系完整,同时在辈份上的改动出现了一些非常明显的错误,如在95版《朱氏家谱》中关于朱陆、朱经和朱辉的关系与暗流河《朱氏家谱》中记载有明显冲突,他把第一世朱陆、第二世朱经、第三世朱辉写成三兄弟,朱有光的改动是根据族人传说我族入黔始祖是三兄弟为理由来进行的修改,引起了众多族人的非议。

1995年,95版《朱氏家谱》成文时,虽然发现错误,一直没有得到更改和修正,这件事深深的烙印在我脑中,修正和寻找断代世系便成为了我心头挥之不去的念想。

此后,我每次回到家乡暗流河,我都会找老人打听看看有没有留下有关资料,听闻七公家有谱,我多次拜访,每次都一无所获。估计是谱已丢失。

2003年,我离开家乡,定居北京,虽然身在他乡,但家谱的事一直徘徊在心中,不时惦记。不时寻找与朱氏家谱的相关线索,我查阅了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的《清镇县志稿》,找到了有关入黔始祖的记载。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清镇县志稿》成书比《暗流河朱氏家谱》晚,记载的内容和家谱内容基本相同,县志稿中关于朱陆的介绍内容是根据采访当时朱氏族人来的。既然家谱中关于朱陆的介绍有错误,县志稿中采访族人得到的信息也差不多。同时发现《清镇县志稿》中还记载了暗流河朱高氏(百岁老祖)事迹。

朱高氏:暗流镇(朱)忠友之妻,(朱)德兴之母,夫殁,守节抚孤,有旌(表彰节妇)。

后来,我回老家暗流河,我、父亲、朱有政大叔、朱有才大伯一起去了原暗流公社前面的百岁老祖坟前瞻仰,百岁老祖坟是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冬月立的,在碑的右侧有碑记,碑记云:盖闻水有源,木有根,而人不可忘其本,即顾其本自思身由何来,即(先有祖后有父,当要报恩於万一,及吾祖系杨家庄分房,暗流河祖皇(朱德)兴家,因于葵亥年(1863年)被苗匪所凄,搬至安顺府北门上,于丙寅年(1866年)在张姓宅内因病告念,葬于乾河沟滚牛坡地焉,后世子孙见祖母之碑就知祖父之墓,一议每年每逢清明轮流挂扫不得诸事推委,后世子孙溢依此议者,人兴财发,于是为户。

我们不仅感叹,真是“一代的母亲,万世的祖母”。

转机出现在2016年,我在阅读史书中发现了吾族始祖线索。于是查阅了《万历贵州通志》和《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60册的《武职选薄》,在里面均找到了吾族十辈先祖在明朝镇守威清卫的记载。

明万历《贵州通志》(简称万历志),该志是时任贵州巡抚、兼督湖北川东地方军务、右佥都御史江东之,贵州布政使王耒贤,贵州提学佥事(后任副使)沈思充修;云南按察副使许一德、刑部刑科给事中陈商象所纂。原刊本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所刻,现仅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为宇内唯一。我查阅的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馆藏日本原刊本缩微胶卷为底本影印出版的十六开本。

万历《贵州通志》卷五第118页,威清卫指挥佥事提到了朱禧,合肥县人氏,洪武三年功升副千户调本卫所正统四年(1439年)四世孙(朱)暹升正千户,弘治十八年五世孙(朱)昭升指挥佥事沿(朱)嘉臣袭。 我们看到了我们家谱中熟悉的名字朱嘉臣,他们是不是我们要找的吾族入黔先祖呢?在我们家谱中从来没出现过朱禧、朱暹、朱召,只有一个朱嘉臣,仅凭这个信息是不能确认是我们的先祖,但它提供了一个线索。

我查阅了《中国明朝档案总汇》60分册中之《武职选簿》,《武职选簿》是明代兵部武选清吏司修造于隆庆四年(1570年),后又于万历、天启、崇祯年间补入,明朝对于卫所武官的管理,最基本的原则是施行世袭制度。《武职选簿》是记录明代武官家族世袭过程中,资格审查的官方文书。武官家族各辈姓名、籍贯、年纪、武官除授年月、职务、从军归附来历、征讨地方、杀获次数,受赏名目,升授职役、调守卫所、犯罪记录、袭替时间、袭替原因等均记载于文书之中,因此具有权威性,同时给我们查询家族信息带来了福音。我查阅了威清卫《武职选薄》中关于所有朱姓的记载,整个威清卫有三个姓朱的,他们分别是指挥使朱伋、左所官员朱朝相和后所官员朱玉。

对这个三个朱姓籍贯进行对比发现仅朱伋符合家谱记载。

朱伋•指挥佥事 外黄查有:朱辉,庐州府人,有父朱禧旧名澄养,(至正十四年)甲午年(1354年)归附。(至正十八年)戊戍年(1358年)充(担任)旗手。洪武二年(1369年)充(充当)总旗,三年(1370年)除(授予)百户。四年(1371年)授世袭。二十二年(1389年)升世袭副千户。二十五年(1392年)有长兄朱贵为不法事典刑,将父提取赴京,钦蒙宥罪。老,告替(退休),有次兄朱庸替任世袭副千户,故,无儿。辉系庶弟,永乐三年(1405年)正月袭授威清卫前所世袭副千户。

一辈朱禧,旧选薄查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朱禧系西安右护卫后所世袭副千户,钦调威清卫前所。

二辈朱庸,旧选薄查有,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九月,朱庸系威清卫前所世袭副千户朱禧嫡次男。(1398年,朱禧年满60岁,年老告替,由此可知朱禧出生于1338年),(1405年,朱庸病故)。

三辈朱辉,旧选薄查有:永乐三年(1405年)正月朱辉系威清卫前所故世袭副千户朱庸庶弟,(1426年,朱辉病故)。

四辈朱暹,旧选薄查有:宣德元年(1426年)七月,朱暹系威清卫前千户所故世袭副千户朱辉嫡长男。正千户功次:功次薄查有:正统三年(1438年)征麗川杀蛮贼有功威清卫副千户升正千户贰员内壹员朱暹。

五辈朱昭,旧选薄查有:成化元年(1465年)三月,朱昭年6岁(天顺三年,1459年,朱昭出生)庐州府人,系威清卫前所故正千户朱暹嫡长男,钦与全俸优给至成化九年(1473年)终住支。

成化十二年(1476年)八月朱昭年十七岁庐州府人,系威清卫前所故正千户朱暹嫡长男,钦与世袭先因年幼优给,扣该成化九年(1473年)终住支,今出幼,多支俸粮贰年照例袭职仍行该卫将,多支俸粮照数扣除还官,毕日开支。

指挥佥事功次:功次薄查有:弘治十七年(1504年)朱昭获功普安等处擒斩获功升为威清卫正千户升指挥佥事壹员朱昭。

指挥同知功次:功次薄查有:正德六年(1511年)征剿乖西清水江苗贼,威清卫壹人自斩贼级叁名颗,肆名颗官旗捌员内壹员实授指挥佥事升指挥同知朱昭。

六辈朱经,旧选薄查有: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朱经合肥县人,系威清卫老疾功升指挥同知朱昭嫡长男。

七辈朱伋,旧选薄查有: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六月朱伋合肥县人系威清卫老疾指挥同知朱经嫡次男,查伊曾祖暹麓川功升正千户壹级不係斩首相应减革与本舍指挥佥事。

八辈朱嘉臣,万历十四年(1586年)八月朱嘉臣,年三十岁,合肥县人,(生于嘉靖三十五年即1556年),系威清卫年老指挥佥事朱伋嫡次男,比中三等。

九辈朱永年,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二月大选过威清卫指挥佥事壹员朱永年,年十七岁,(生于万历二十一年即1593年),系故指挥佥事朱嘉臣嫡长男,比中三等。

十辈朱乾清,崇祯十四年(1639年)二月单选过威清卫都指挥佥事一员朱乾清,年二十六岁,(生于万历四十一年即1613年),系指挥佥事朱永年嫡长男;查伊父于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内防守贵阳亲斩苗功23颗已经巡按核实在部。今老,该卫结保本舍替升前来察判核实相同及察条例斩苗功三名颗升一级,至三级而止,合准本舍于祖职指挥佥事上加伊父亲斩苗功三级替升都指挥佥事一辈,以后子孙止袭指挥使,系武举不比。

我终于找到了在暗流河《朱氏家谱》中提到的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如:朱辉、朱经、朱嘉臣、朱永年、朱乾清。同时朱永年在崇祯年间给曾祖朱经立的碑也完全对上了,为此完全有理由认为我们先祖在威清卫的历史被找到了,通过《武职选薄》和暗流河《朱氏家谱》记载的内容对比。

我们发现在家谱中,朱经和朱辉关系颠倒了,朱嘉臣的父亲是朱伋,而不是朱辉,同时家谱中遗漏了朱暹、朱召、朱伋等先祖,两表明显矛盾的地方,是谁对谁错呢?答案显而易见,《武职选簿》是明代兵部武选清吏司修造于隆庆四年(1570年),后又于万历、天启、崇祯年间补入,明朝对于卫所武官的管理,最基本的原则是施行世袭制度。《武职选簿》是记录明代武官家族世袭过程中,资格审查的官方文书。武官家族各辈姓名、籍贯、年纪、武官除授年月、职务、从军归附来历、征讨地方、杀获次数,受赏名目,升授职役、调守卫所、犯罪记录均记载于文书之中,因此具有权威性。

如前文所说暗流河《朱氏家谱》是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873年)岁次编修,后被火烧仅余残本,在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35年),由我爷爷朱大坤(仲品)请袁伯轩根据残本及族中老人对家谱内容的记忆以及对祖先的了解进行了修撰的版本,也正因为如此,家谱对先祖的记录有多处存在矛盾和错误。

曾记得上世纪90年代,族人在清镇115地质队旁找到朱经将军坟心情激动的样子,忍不住四处分享。

朱经碑记同样给出了正确的佐证,崇祯庚辰年(1640年)朱永年给曾祖朱经立有碑,朱永年是曾孙,这个和《武职选簿》内容取得了一致。

因此,《武职选簿》中的明代世系比家谱中的明代世系更全面、更准确、更具权威性,补足了家谱中的不少空缺。

如此总算是历经风雨,修正了家谱中明显的错误,补全了断代的世系,使世序相承、沿袭不紊。

这一刻,我如沐春风,全身通透,迫不及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的父亲。

时有清镇朱有政足踏暗流河、清镇、杨家庄、田家冲、阿朗哨等地,远上北京,历五年跟辛采集资料,一片冰心,明镜可鉴。远在家乡的父亲朱友良听到我的好消息也迫不及待的告诉我朱有政大叔。

在父亲督促下,我和朱有政大叔取得联系,我们发现从1995年修谱至2016年,期间从未修谱,而家谱中的断代和错误一直没有更正,如果继续下去,将导致追宗祭祖之道湮没不彰,人情淡漠,宗族涣散,九族不亲,子不知父名者,将大有其人,虽知祖名者,寥而无几,各门宗牌过半遗弃,甚者投入灰烬,家谱尚存无几,形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决定开始修谱。

2016年秋天,我、爱人和孩子回到贵阳,和清镇大叔取得联系,开启了走访各支系之旅,得到各地支系的大力支持,感受到了我朱氏子孙的眼见长远,思维宽广。

于是成立《朱氏家谱第四次编纂委员会》,朱有政出任执行主任,朱光荣(北京)任主编,树帜续谱。函告各支系,调查统计,列名册上报汇编《朱氏族谱》。

附:明代武职品勋禄阶表

附:明朝威清卫庐州府朱氏传承表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