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23:23:00 | 浏览:474
【编者提示】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家谱资料均不做考证,仅供宗亲研究参考,如有不同看法和记载,请宗亲撰文并提供佐证资料和大家分享,本平台第一时间予以推送。由于历史原因各支系家谱记载可能因为口传、转抄、损毁等原因造成记载出现不准确也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宗亲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切勿攻击诋毁。
一、序
盛世修志,旺族修谱。值中华民族奋力实现伟大复兴之际,吾族续修家谱,以使族人了解明晰家族历史,敦亲睦族;继承弘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此乃家族史上之盛事也!
吾族于氏,自于麻公由文登县大水泊迁至潍县(今寒亭区)河滩村,后自于深公迁至昌邑县双台乡(今都昌街道)埠源泉村。再由十一世公希伦迁至饮马镇长太屯村,凡六百余载。
几百年来,仰赖袓先荫蔽,吾族生生不息,人丁兴旺,现在世人口计一百余人,居于济南、青岛、临沂、潍坊、昌邑及东北三省、新疆、陕西等地,族人秉持忠厚为本,耕读传家之风,或务农耕,或营工商,或事教育,或理政务,或涉金融,或从医护,各有所务,俱有所成。
相传,吾族于氏宗谱,自迁始袓一世始,世代详实记载,惜毁于『文革』,令人痛心。 所幸在本次续修过程中,由沧文、沧杰、会文、会东、祥泉等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修于氏家谱(自七世袓熙然公始)辗转昌乐于氏家族数十年后,得以回归,族人聊以慰藉。吾族原谱缺失内容在埠源泉『于氏宗谱』得以查实:吾族先袓,先居潍县河滩村,后迁至双台埠源泉。埠源泉迁始袓深公之前五世居于河滩村。追根溯源,本次修谱,将其名讳迁回,列为前一世至前五世,坟茔仍在河滩村。迁始袓于深一世至六世,依埠源泉宗谱所载入谱。在此,对双台埠源泉、昌乐县钱家庄族人之鼎力相助,深表谢忱!
斗转星移,于氏家谱上次续修距今已历五十余载,应予续修。为此,十七世孙、退休教师会池主倡修谱,获族人响应。经数次商讨,形成修谱主要章程:
续修在遵循原谱原则之前提下,予以适当调整一是改原谱女不入谱为女亦入谱,二是改媳妇只记姓氏不记名为姓名全记。
凡族人每人自愿捐资,以满足修谱之需。
沧荣、会池、敬之、良之、英之为修谱理事会成员,统筹协调修谱事宜。会池负责原谱文字繁简对应,良之负责新入谱人员登记造册,英之负责校对。
理事会成员及相关人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访亲友,寻脉络,外联内查,不辞辛劳;汇资料,释疑点,逐一核实,确保无误。历经数月,几经修正,终于定稿。
今吾族续修家谱,冀族人秉承家风,代代相持•,各展所长,服务社会;各有所爱,出类拔萃;鱼跃龙门,再展宏图!
谨遵父辈之命,为新谱作序,惴惴不安,惶惶记之。敬以此文,是为序。
十八世孙敬之敬撰
公元二零一六年一月
二、世系摘录
(一)、前五代世系
①前一世: 麻,配氏失考,生子四:温、钦、斌、景贤。
②前二世: 温,麻长子,配氏失考,生子三:天祥、天赐、天瑞。
③前三世: 天赐,温次子,配氏失考,生子二:名隆、久隆。
④前四世: 名隆,天赐长子,配氏失考,生子三:飞、广、昇。
⑤前五世: 广,名隆次子,配氏失考,生子:深。
(二)、家谱载十代世系
一世:深,广次子,迁埠源泉始祖。
二世:河、宁、江、红、清、林、鳌、海(迁居口外)、改(讳梅)。
三世:朋、佩、侃、贯、秀、昇、瑞、温、成、密、志高、志友、忠景、相、周。
四世:孟贯、孟灵、孟学、公能、公存、公纪、世贤、世廷、守奉、守富、守优、大亮、彦其、滕肖、淳、乾、美、常、玄、录。
五世:锡、宽、利、葛、布、银、举、堂、钟、金、希魁、上肖、上礼、文钟、领、忠、显、科、同、镜、随、追、邦永。
六世:可旭、可春、克助、豸、久聚、九住、思孝、九会、九卿、孔佃、克明、孔、良弼、文简、克登、孔乐、钦。
补记:
此次续修,将原谱遗缺予以完善,幸甚!掩卷,仍有缺憾:所修『二世至六世』之内容,仅有袓上名讳,无详实记载,于心难安。
为解原由,又赴埠源泉村,与《于氏宗谱》编纂人、族中长者等反复探究,去伪存真,得以还原史实: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日寇侵犯昌潍,烧杀抢掠,于氏祠堂残遭火灾。吾族宗谱虽被救
但遗失数页即『二世至六世』之部分。后经族人共忆,只补全祖上名讳,其他无从考证。遗恨!
今记之,希族人广泛联络,关注讯息,齐心勠力,尽早弥补此憾,以慰先袓。
敬之二零一六年秋月
A、宁公六世孙熙然公七至十世世系
七世:熙然,配氏失考,生子三:铿、佃、錡。
八世:铿,配氏失考,子二:凤岗、凤龙。
佃,配邵氏,集葛氏,子二:凤鸣、凤桐。
錡,无嗣。
九世:凤岗,配氏失考,子一:有福。
凤龙,配氏失考,无嗣。
凤鸣,三子出绍,配林氏,子七:有三、有贞、有祥、有兴、有旺、有海、有河。
凤桐,配李氏,绍子一:有祥。
十世:有福,配李氏,子一:希伦。
有三,配刘氏,继李氏,子二:希烈、希参。
有贞,配李氏,绍子一:希存。
有祥,出绍凤桐后。
有兴,次子出绍,配王氏,子二:希模、希存。
有旺,配李氏,子一:希顺。
有海,配侯氏,绍子一:希参。
有河,出绍凤岐后。
有祥,配吴氏,子二:希漠、希洲。
B、宁公六世孙忻然公七至十世世系
七世:忻然,配氏失考,子一:亮。
八世:亮,配氏失考,子一:凤岐。
九世:凤岐,配氏失考,绍子一:有河;生子一:有江。
十世:有河,凤鸣公七子来绍,无嗣。
有江,配王氏,绍子一:希洲。
(图文整理:海洋云飞、于欣荣,如有错漏敬请谅解,上述文章及图片材料版权归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经同意引用、转载发布请注明出处,随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权归属属于侵权!)
自古以来,国人皆以诗画为雅,造就了无数的大家,随着时间的流失,很多古代画家或画人大都淹没于历史之中了,能够被记载流传下来的大都是造诣卓越之人,但很遗憾的是,有些人的作品已经很难再看到了,于氏亦是如此。《宋元以来画人姓氏录》仅辑录了几个于氏名
2021年4月16日,中华于氏寻访小组到访海阳市二十里店镇潘家村,对该村于氏的发展和繁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活动得到了于水敖、于在乐宗亲的热情接待。根据记载:潘家村是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潘姓建村,以姓命村名,后有王姓建村于梧
【作者前言】在笔者十多年的家谱交流和宗亲联谊活动,经常出现关于“于氏图腾”的认知、争议和一些对图腾知识的模糊理解,纷纷转发和使用目前网络出现的于氏图腾标志。是不是这个图腾符号就一定是正宗的呢?笔者通过综查各地的于氏族谱和收集整理有关文献得出
【编者注】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家谱资料均不做考证,仅供宗亲研究参考,如有不同看法和记载,请宗亲撰文并提供佐证资料和大家分享,本平台第一时间予以推送。由于历史原因各支系家谱记载可能因为口传、转抄、损毁等原因造成记载出现不准确也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宗
【编者注】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字的发明给历史记载创造了条件,很多的事实就是依靠书本记载才得以传示后世,在过去印刷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刻板印刷成了主要的手段,我国古代刻书、印书、抄书极为兴盛发达,产生大量的刻字工匠、刻板书商、藏书大家,对历史
《清代·民国职官人名辞典》是齐董编写的,2003由商务书局出版,汇集了重要的清朝和民国的职官名录和简历,本文整理其中于氏条目,因为书中很多简历简写,本文整理时采用逐条注释方式对条目进行补充,以方便大家理解。1、于三贤 滇布;康三六罢。注:于
本乡试录载有于氏中式三人,分别是天津县于豹文、大兴县于超、钱塘县于士埰。一、于豹文于豹文,字虹庭,号蔚州,行一,康熙庚子年五月十七日生,直隶天津府天津县民籍,府学廪膳生,习易经。乡试第六名。1、高祖:伯龙,廪膳生,傅稿行世,著文行名。2、曾
【编著注】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家谱资料均不做考证,仅供宗亲研究参考,如有不同看法和记载,请宗亲撰文并提供佐证资料和大家分享,本平台第一时间予以推送。由于历史原因各支系家谱记载可能因为口传、转抄、损毁等原因造成记载出现不准确也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宗
【编著注】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家谱资料均不做考证,仅供宗亲研究参考,如有不同看法和记载,请宗亲撰文并提供佐证资料和大家分享,本平台第一时间予以推送。由于历史原因各支系家谱记载可能因为口传、转抄、损毁等原因造成记载出现不准确也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宗
本文整理自杨剑平、贾竹青编著,齐鲁书社出版的《胶东家谱考略》,仅供宗亲研究借鉴。其谱例虽有部分具有典型的封建思想,但有更多可以汲取的精华,比如“与异族之同姓不可妄为伙祀共谱,盖非礼之祭,神所不享。”对于目前修续谱存在的攀附、无原则接纳等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