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丰县《古丰于氏族谱》-新编于庄于氏族谱序

时间:2023-01-31 23:07:26 | 浏览:289

于庄于氏宗亲,据族谱记载,系良祖五世二房自成二支希乾门襄公后裔。襄公娶张氏老祖母,生此大、此法、此炽三子。此大生二子坤、超,长子坤生子世宠,世宠生子乐;次子超生子世禄,世禄生二子洙、淇;此炽生醇等四子,长子醇有四子,第四子世杰生子在祥。相传

于庄于氏宗亲,据族谱记载,系良祖五世二房自成二支希乾门襄公后裔。襄公娶张氏老祖母,生此大、此法、此炽三子。此大生二子坤、超,长子坤生子世宠,世宠生子乐;次子超生子世禄,世禄生二子洙、淇;此炽生醇等四子,长子醇有四子,第四子世杰生子在祥。相传十三世时迁来于庄,依照族谱,初来有世宠子乐、世禄二子洙、淇、世杰子在祥四人。乐传二世而无后续,今天于庄于氏乡亲,均是洙、淇、在祥三位来祖的后人。繁衍至今,自十三世开始的二支二十字排行字面“文德景运承,启为百世基,孝友全忠义,天恩家庆长”,已延续至二十四世“友”字辈。

我丰县于氏族谱,迄今已历五次修续:清同治八年(1869年)第一次修通谱;民国三年(1914年)二次续修;一九六二年良、臣二支合谱修续,是为第三次修续;一九九一年四修族谱,良、臣、烟老三支合谱;二零一九年五修族谱。

综观我丰县于氏第五次族谱,查访敷衍塞责,登记因循守旧,错谬实多,尤其是我于庄于氏一卷,自四修谱始,挂一漏万,错谬百出,混淆世系者有之,张冠李戴者有之,名讳错讹者有之。尤为严重者,漏收、不收散居各地之族人,将一些杰出子弟弃如敝帚。究其因,一是对修谱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二是考核不清,稽查不严,校对不精。倘不及时修正,恐贻笑大方,遗患无穷。

当今之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于庄乡亲也因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多走出家门,求学务工,经商参军,或迁异地,或居他乡,星散四方。前述于庄于氏四修、五修族谱,最大之弊端,即在于散居各地的宗亲,很多人未能收入谱中。其恶劣后果便是,几十年后再修续家谱时,后代子孙多有不知本源,欲寻家门而不得,脱续、失续者,不知凡几。前车之鉴,有二房三支十世系下,曾因贫寒困窘拿不出谱费,修谱未续名讳,以致脱续、失续之事。后世续修补入时,诸多繁琐不便。

修谱之事,岂等闲事哉!锱铢必较,无论亲疏,则有失宽宏,不蒂寸光鼠目,何可言修谱?前鉴不远,修谱实当以尊祖敬宗、敦宗睦族之义共勉,务须昭示我后裔。先人所撰谱序有云:善继善述者为孝,尊祖敬宗者为仁。夫仁孝之事,发乎天性,本乎人情,上能效于先人,下能传继于后世者。

予有鉴于此,每每有增补修正之意,踌躇多日,无从出口。恰逢2020年岁在庚子,新冠肆虐,时世维艰,各地防控隔离措施颇严,封城封村,交通断绝。予自春节后返徐上工,虑及父母年迈多病,平日探视照顾,有心无力,心有惴惴焉。值此暑期闲暇,返乡短居,以慰亲心。与乡老闲坐中,族中百申、百勇等老辈,言及四修、五修族谱错谬百出,汲汲以重修为事,诉诸于予。予大学就读期间,兴趣在古汉语与古文学,参加工作后执教之余,对谱牒有所涉猎,曾受托为沛县许、张等大族修谱劳心劳力。能效力于本族乡亲,义不容辞,遂慨然应许,愿一力担承之。

此次修正家谱,首先按一世单排谱式,父列于上,子列于下,支分派别,详细排列,自十三世始,至二十四世止,制成谱表,书于大纸,据之制作Excel数据表。其间,就支派房份、排行名讳,随时顾问百坤、百申、百勇、百钦、世芳、世望等。参照百坤提供之五修族谱,遗漏者补之,徙居者收之,失次者序之,名误者改之,务求完善无缺,支支详明。遍询各家,即使因家贫送养他人之子弟,亦详加注明,力求不缺一家,不漏一人。居外年久失联、情况不明者,不注绝嗣,以俟后补。

继之参照四修、五修族谱,商请服务之学校信息网络中心老师,为制作五世同堂谱式表,遂依照一世单排谱表,以世系支派排列,逐家逐户输入电脑,费时数日而初稿告竣。之后由百勇、世芳、世望、吉望到户通知,各家带户口本来稽查核实,并将一世单排谱Excel表及族谱初稿发布“于庄一家亲”微信群,俾使居外乡亲查看核实,查漏补缺,逐一完善。

平日族人多劳碌,或对宗族之事,漠不关心,知之甚少。同一族人之中,名讳重复者甚众,即可窥一斑。族谱未修前,询及三世以上,鲜有知者;族谱既成,虽十世之远,靡不能言。谱之所系,岂不重欤!

此次修正家谱,实属分内之事,举手之劳,不涉经济,不向乡亲收取分文。谱成之后,百申愿独力出资赞助,先期给付伍佰元,拟印刷数份分发村中保存。其后三次付印,随印随改,先后略有不同。已按门头分发两次。其余各家,如有愿意留存一份于家中者,可从群文件中下载一世单排谱Excel表及新编五世同堂族谱定稿,自行打印装裱成册,也可径自拷贝文件保存于自家电脑中。

族谱尚有诸多不明之处。因我村未有旧谱留存,上溯数世,历时久远,先人名讳多有失考不明、传世不详者。据老辈言,原我村老林有墓碑四座,文革中,我村自己拉来三座,戴楼拉走一座。村南机井旁有残碑一座,断为两截,为原生产队安装柴油机底座,百坤、百勇、世望、世富、吉存协力挖出。辨认残存文字,残碑为于庄始迁来祖于洙公长子廷选墓碑。廷选碑文记有二子大柱、兴法,二孙殿莪、和太,四曾孙承三、承元、秉福、秉璠,一元孙天赐。长子大柱见于家谱,有子殿莪,有孙琴书;二修谱记殿莪有次子承三、三子承元;碑文有承三、承元,无琴书此人,恐早夭没有成人。廷选次子兴法、二孙秉福、秉璠不见家谱;二修谱记秉璠有子兆祥。据此残碑考稽清楚,迁来于庄后长门廷选公五世世系情况。

村西世修承包地,原我村老场院牛屋旧址,埋有墓碑两座。世修、吉望借承包地租种人挖山药之机将两座墓碑挖出:一为于洙公次子廷贵,一为廷贵四子大体。一修谱廷贵记为廷桂,四修谱、五修谱误登为廷柱。一修谱廷桂名下有子大成、大材、大彩三人;廷贵碑文记有大成、大岳、大武、大体四子,殿彩、殿擎、殿孚三孙,秉真、秉仁、秉义三曾孙,元孙兆好、兆进、兆郎等多人。四修谱误将大岳、大武、大体记为于淇公后人廷珍之子,一修谱载明廷珍乏嗣,当据廷贵碑铭改正。一修谱四部所记,大约(岳)子名殿擎,大武子名殿彩,大体子名殿扶(孚)。一修谱四部记殿擎有子秉仁,二修谱记殿彩有子秉真,殿扶有子秉义。其下世系清晰:秉仁有四子兆郎、兆相、兆允、兆玉,后人现居山东单县王岗;秉真有子兆好,后人现居周庄寨。另一座墓碑主人为廷贵四子大体,碑文记有子殿黻,即为廷贵碑所记殿孚、一修谱所记殿扶。殿黻传秉心,秉心传兆进,兆进有弟兆坎,其后无传。

陆续出土的三座墓碑,厘清了家谱中世系错乱的一些问题。老林三座墓碑树立的时间均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岁次甲午),为戴楼拉走的第四座墓碑,理应树立于相同时间,墓中主人当是于洙公三子廷璧。现居我村族人除为合一家外,全部都是廷璧的后人。这座墓碑亟待查访寻觅,若湮没不见,实为一大缺憾。

国不可无史,县不可无志,家不可无谱。家谱即家史、家志,志家族渊源由来,存列祖宗派名讳,辨支派尊卑行辈,记男女姻戚旧好,上能承先,下能启后。修谱实乃为子孙计长远,亦足见继述之善、尊敬之意也。

是为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二零二零年岁次庚子仲夏吉日

二房二支后裔 二十二世孙于吉东拜撰

(图文:于吉东)

相关资讯

李氏起源!天下李氏根在陇西,家训家谱字辈、郡望堂号大全

唐代的李延寿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他在《北史·序传》中说:“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林宝撰《元和姓纂》,记录李姓的起源,就根据李延寿的说法。央视!李氏

天下张家是一家我为《张氏家谱》作序

原题:我为《张氏家谱》作序作者:北京工业大学法学教授:张荆(摄于新疆的赛里木湖畔)承蒙永祺堂哥及张氏第六次家谱编委会的厚爱,受邀撰写2021版《张氏家谱》之序,家谱乃家族历史之典籍,姓氏文化之结晶,前有冥府祖先前辈舐犊情深的注目,后有兄弟姐

张氏族谱汇总76种

付娜 - 渔舟唱晚.mp35:24来自乡土百姓1.《南皮张氏四门第十八支家谱》(谱籍地:河北南皮;版本年:民国二十七年(1938);修纂者:(民国)张厚光等;堂号:北平;收藏地:国图、吉林大学)2.《暨阳蒋湖张氏宗谱十六卷江苏江阴》(谱籍地

张氏家谱,张氏祖训

张氏祖训《张姓祭祖歌》巍巍中华,山高水长;浩浩张姓,族史辉煌。始祖挥公,英武非常;轩辕嫡后,帝胄世昌。其父玄嚣,封邑青阳;清河之滨,滋润成长。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颖悟,巧技尤强。体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观天象。顿生灵感,折枝效仿

张氏家谱:原来我家就是真正的书香门第

女儿在小学写作文的时候,就这样写道: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因为不但我和爱人都是靠笔杆子吃饭的人,就是我的父亲,也是是一个出口成章的文化人,不但可以双手打算盘,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当然,还做过地下党县委书记……直到拥有一份《张氏家谱》,方才醒

厉害了,陈氏族谱世系记载三千多年的历史!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吗

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为中华民族第五大姓。陈姓出自舜帝姚重华裔孙陈胡公妫满,属于以先祖封地为氏。周武王将长女太姬嫁给满,备以三恪,奉祀虞舜。陈国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

陈氏族谱,传承600年的家族记忆

来源:泗县发布小陈庄,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泗城东关外,因为在清朝,作为泗州州城所在地,曾建有操练兵马的“大教场”而得名“教场陈庄”,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这里还是明朝二品大员、户部尚书陈翌(yi)的出生地,这样算来这个村子至少存世六百多年了。

《中国陈氏家谱陈姓字辈大全》4-2卷

《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1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2卷《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3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4卷(另篇)另:美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1~1818续)全卷上接

《中国陈氏家谱陈姓字辈大全》4-4卷

《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1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2卷《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3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4卷另:美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1~1818续)全卷上接第三卷1

传承八百年陈氏族谱现世!快来一睹真容

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双联村里邵坞陈姓村民陈法根,将两册纸张发黄、卷了边角的书籍带到了村委,村干部和几位村民浏览后大吃一惊,原来这两本古老的书籍是记录了当地陈姓八百年历史的“陈氏族谱”。该族谱由陈氏家族的后人于元明交替时期着手编写,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抽油烟机品牌网海底捞折扣网唯品会购物网泰迪狗资讯网今日保定每日问候语美的集团A股塔巴塔运动网vivo手机评测网路特斯纯电超跑牛蛙养殖网热水袋品牌网户外越野发烧友宠物狗品种网华夏基金资讯网
中华家谱族谱网-全球最大家谱网站、中华姓氏寻根网、家谱网查询官网、家谱查询免费网站、中华寻根网在线家谱、全国姓氏始祖一览表、中华姓氏起源一览表、百家姓氏排名表、百姓排行榜排名表最新、中国十大姓氏排行榜、宗氏辈分查询、宗氏族谱一览表、华人家谱官网、族谱家谱电子版查询、全国家谱查询官网。
中华家谱族谱网 weipaike.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