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23:00:03 | 浏览:304
【编著注】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家谱资料均不做考证,仅供宗亲研究参考,如有不同看法和记载,请宗亲撰文并提供佐证资料和大家分享,本平台第一时间予以推送。由于历史原因各支系家谱记载可能因为口传、转抄、损毁等原因造成记载出现不准确也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宗亲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切勿攻击诋毁。
以下内容来自山东即墨普东孙唐庄村1993年续修的《于氏族谱》。
一、老序摘选
1、原序
庶孙灿曰:凡谱以志盛也,于维于氏姓仅踰廿,业未换青,亦何盛可志哉?呜呼!隆盛可夸,衰微宜念,倘我同氏念此业未换青之族区区以念,余残喘上支军民之驿骚,下当邻里之窥伺,而同心合力惟以均和调贫寡,是务则小人之泽今日又作一伊始矣。
明崇祯辛未正月望前四日纂
2、于氏族谱叙
每阅名门巨族皆修谱以传其盛。倪何人斯焉敢效颦!古云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不肖也不孝也。于氏乃登州斥山人,明初因流言改籍立戸,祖大兴与知名祖雄,与父子、祖孙、曾孙、玄孙俱不可考也。倪父费心劳力劳神抄于天启丁卯,成于崇祯辛未,远追知名祖雄为一世祖,二世伯仲为昭,三世伯仲为穆,四世五世不待详明而昭穆定矣。不幸遭甲申改革之际,族众飘篷,殆尽字迹,兵火靡遗。迨甲午后流言渐,寻旧垒集,聚数人仅拾煨烬之余。倪岁月将暮,不急申叙则世远无证,是以纠族续成,若子若孙勿论荣枯均登簿中,以志昭穆相生、长幼有序云尔。
清康熙三十年黄钟月望日志
七世孙公倪
3、订修族谱序
余于康熙壬申增修谱序,追雄祖为一世,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五世不待详而世系明矣。余族之泽已及五世,不意改革之际天祻于氏,饥馑频仍,诗书至付之秦火,不知宗庙昭穆序齿之礼,由今追昔不胜悲悼。倘一推卸其任甘为不肖不孝之子,而后人不蹈前辙者难矣哉。余遍览诸家谱例,父讳居上,子讳居下,孙又次之,世世相承,一开卷而高、曾、祖、父、子、孙、曾、玄盻然无遗。余今订修于前而后人岂弗增修于后乎!
康熙四十六年岁次丁亥十二月之吉
七世孙公倪年八十岁拭目泣书
4、增修族谱序
吾族登州斥山人也,相传立户祖大兴明初因流言改籍即墨县东社孙唐庄,原以农业肇基。按军册,有闹头一讳乃,明洪武四年充雄崖所军。又按军册,有闹儿一讳乃,明洪武年为不应事充南京上元卫军,至年又以不应事调鳌山卫右,所以上三讳本据军黄二册聊志氏祖之源而已,为昭为穆,为伯为仲,为一人二讳俱不可考。至雄祖为兵房典吏,载县署御流碑,自此之后支派分别,若子若孙无非雄祖一人之后也。余今年逾花甲,自蹈废弃,不能负荷前业,徒增悲悼。今幸修我侄叨列黉序,稍继祖宗之一线,或得为后人创始未可知也,故序。
雍正十二年岁次甲寅十二月望后吉旦
绳驷谨志
5、刻修族谱跋
吾族旧未有谱,有之自灿祖始,时以昭穆叙,盖宗庙之礼如是,从古也。公倪祖增修,仍之晚年订修,始以世次叙,仿诸家谱例也。迨绳驷祖增修又将失考支派另叙于后,法善而义备矣,然俱系抄本,时有差讹,不足为凭者,莫如刻印乎。今岁房会所积约可以资剞劂,爰与族人公议寿诸梨枣,垂之永庶,所以昭书之一规云。
大清嘉庆元年正月谷旦
十一世孙复教敬书
6、增修族谱序
族之有谱,序世次,分支派,纪名号,而敦宗睦族之心胥于是寓焉。维我于氏相传之绪与所自出之由,原原本本前叙已明,不复赘入,然笔授甚多玩亵,自复教祖始刻印而更订之,庶为盛事惜乎。板已无存,迄今百余年,生齿益繁,悉未登牒,分门别户之余,几于亲尽而情疏,是所惧也。甲午春,即欲约阖族重修,惜族产资乏未能付诸枣梨,故今岁仍行抄本并附凡例于佐,以俟后之勿替者。
光绪二十一年岁次已未桃月下浣
十三世孙自全八十六岁沐识
7、增修族谱序
余不敏,每阅名门巨族俱有谱书,以志其支派源流垂于不朽。吾于氏亦仿此意采访合族人等悉登于谱,或刻印、或手录,相袭相沿视为故,然无足异者,然开谱览无官阙之可考也,无仕籍之可稽也,无科名甲第之堪羡也,数百年来旧德先畴悉安寒素,并无一人蹶起发迹而使门庭之一新者。夫人宜自振,拨不甘菲薄,寒门每种将相,茅庐亦出公卿,使一假丹梯得步云路将创非常之业,建不世之勲,朝廷恃为安危异宇,钦其姓字名表云阁,功垂丹青藏之名山,传之禩祀,其人不独为门弟之庆,并为宗族之光,列于谱书倍觉生色矣。然显达无人固觉无光,于祖宗而谱书吋修,偏可贻谋于云礽。想吾族始未有谱,有之自灿祖始,以后继继承承,不啻代有其人,不意五六世后遭家不造致至谱板毁弃,乃无以修谱之事相商者。至咸丰四年吾祖已年逾古稀,恐谱久之不修或至有莫知谁何者,故与吾四祖父复商修谱,尔时束手无策,因命吾父按户籍察,仍为写本,以示继述无替之意,迄今又四十余年矣。去岁秋,族叔自玉曾授业于予,向予而言修谱事,予曰好好,因族产资乏未能遽事刻印,酌族中能代笔者公成此盛举。嗟嗟,剥尽必复,否极则泰,异日子孙辈安知即终无思迈迹自身以光前裕后,不使谱书所载前后一辙,而以后来居上之意,对族人而相与慰籍也,则幸甚。
光绪二十一年
十四世孙从矩熏沐拜叙
8、订修谱序
吾祖之有谱由来已久,似亦无烦再续者,然始不可或紊竟委则必因端,继继承承相绪不绝,原原本本有条不紊,想吾族家谱自灿祖修之于始,迄今已几十余世矣,一世一修或再世一修,夫固有继承无替者,但自灿祖至绳驷祖数世俱待笔录,至復教祖乃得寿诸枣梨,专事刻印,固视前之笔录蒸蒸日上,乃不意数传之后遭家不造,谱版竟至毁弃,自此一还修谱事几至置若罔闻者。至咸丰甲寅吾族祖焕乃与吾四祖父婓谈修谱事,因命吾父纶文遍事采访,手录其略以示不忘之意,又踰数十年至光绪乙未,族叔自玉、侄全德、孙念圣等商议重示笔录,视前此之所修尤详自此以后,管事者新戊、从好、元德、保光尽心竭力,遂至田亩日增,不数十年地亩畿至加倍,因将所蓄资财与阖族共议,将族谱仍行刻印寿诸枣梨以传之久远,使吾族家谱永垂不朽云。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十三日
十四世孙从矩沐手再序
二、命名定式
命名之义盖以子姓日繁,易涉重复,故定下列二十字,以备后之命名者有所遵循焉
学仁明伦理
继述本先纲
世守家国法
永延祖宗光
三、前五代世系摘录
1、一世
雄:兵房典吏,载县署御流碑。配王氏、姜氏、刘氏。子四:元、滨、雲、章。
2、二世
元:配氏失考,乏嗣。
滨:配展氏、张氏。子二:经、纶。
雲:配氏失考,子二:天爵、天禄。
章:配氏失考,子二:达、伟。
3、三世
经:配张氏,子二:重书、重器。
纶:恩荣寿官,配高氏、王氏、蓝氏、杨氏,子四:重贤、养贤、希贤、思贤。
天爵:配王氏、杨氏,子二:重信、重臣。
天禄:配马氏,子一:进贤。
达:配王氏,子二:重仁、重义。
伟:配毛氏,子三:希圣、希明、希凤。
4、四世
重书:配聂氏,子三:尚古、尚今、尚才。
重器:配王氏,乏嗣。
重贤:蓝氏出,恩荣乡饮耆宾,配张氏、继张氏,子一:时化。
养贤:蓝氏出,字省祭,配赵氏、高氏,子三:大化、必化、克化。
希贤:杨氏出,字东岗,配赵氏,嗣子一:克化。
思贤:杨氏出,庠生,配滕氏,子一:允化。
重信:配陈氏,子一:起化。
重臣:配张氏,子一:俊化。
进贤:配王氏,子二:应祯、应祥。
重仁:配刘氏,子一:应节。
重义:配葛氏,子三:应春、应时、应明。
希圣:配秦氏,子一:大弘。
希明:配氏失考,子一:大江。
希凤:配张氏,乏嗣。
5、五世
尚古:配刘氏,子四:承教、承惠、承忠、承爱。
尚今:配氏失考,子一:承颜。
尚才:止。
时化:继出,字春池,庠生,乡饮付宾,配袁氏,葬西七级寺,后改葬家西祖茔,乙山辛向。子三:光、辉、灿。
大化:字春潭,庠生,配王氏、赵氏,子二:庚、龄。
必化:字春湖,配李氏,子一:铉。
克化:高氏出,出嗣,配氏失考,乏嗣。
允化:字春江,庠生,配张氏、陈氏,子二:泽、沼。
起化:配氏失考,乏嗣。
俊化:止。
应祯:止。
应节:配卞氏,子二:良友、良辅。
应春:止。
应时:配氏失考,乏嗣。
应明:配氏失考,子一:良佐。
大弘:配氏失考,乏嗣。
大江:配氏失考,乏嗣。
(图文整理:海洋云飞、于大鹏,断句:于君才,上述文章及图片材料版权归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经同意引用、转载发布请注明出处,随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权归属属于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