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20:21:46 | 浏览:424
家学渊源慎终追远 世代相传文武双馨
梁以全先生6岁开始习武,献身武术事业80余年而至今“勤耕不辍”。骆驼崖村梁氏在登封是遐迩闻名的武术世家,至今已七代世代习武。据梁氏族谱记载,骆驼崖村梁氏是商、周之际采薇于首阳山的大贤人伯夷的后代。到明朝洪武二年,这支梁氏的一世祖梁玘从山西洪洞县迁到骆驼崖村,逐渐创业繁衍,使梁氏成为当地望族。梁玘武艺高强,曾追随明太祖朱元璋转战南北,战功赫赫。
梁家恪守先人“诗礼传家”的家规,同时武风蔚然。十三世梁光耀便是梁以全的曾祖父,他自幼精习家传武功,又和弟弟梁炳耀一起拜入少林寺大和尚湛举门下,尽习少林武术精髓,且毕生精研,成为远近闻名的拳师。十四世中的梁文秀武功精湛,行侠仗义。
十四世梁学序便是梁以全的祖父,他精悍干练,侠肝义胆,磊落坦诚。梁学序几乎从学语开始便习武,尽得家传武功精华,20岁便被人盛情相请开武场,当教头,弟子遍布河洛。而梁以全的大爷爷梁学校功夫雄冠一时,是晚清少林派功夫的杰出代表。他28岁时应乡里举荐到洛阳参加武举考试夺得第一名。光绪皇帝曾赐梁学校五品带刀校尉官衔,令他入朝为官。他却淡泊名利,辞官未就。
二爷爷梁学纯精通医术,饱学经史,可惜英年早逝。
三爷爷梁学庠是清末饱学秀才,文武兼备,清末民初在登封一带德高望重、文成武就。他数十年开私塾、办教育、传武功,至今仍为乡人所念。
梁家传到梁以全的父亲梁兴绍先生,已是第十五世。梁兴绍7岁习武,自幼系统继承了梁家文武绝学,并精练少林寺硬气功,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梁兴绍先生宽宏朴实,古道热肠,乡邻朋友多知道他的乳名“海水”而忘了他的大号“兴绍”,以致建国后国家向他颁发奖状时,名字也写成了“梁海水”。梁兴绍老先生还打破了梁氏武功数百年来“传男不传女,传内(本家)不传外(外人)”的规矩,先后授徒1000余人,深受远近尊崇。他不仅精通祖传的少林长拳、大洪拳、六合拳对练,还尽得“小武功”“虎扑把”“少林四把捶”“阴阳劲”“少林心意把”等拳法精髓。
1928年,爱国将领冯玉祥驻郑州某部特务营专门聘请梁兴绍任武术教官。执教3年,他为部队培养了500多名武术过硬的官兵。1933年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华北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展开抗日爱国斗争,梁兴绍培养的500多官兵成为敢死队和大刀队的骨干,为抗击侵略立下了赫赫功勋。
建国以后,梁兴绍老先生拥护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1963年,在河南省传统武术套路比赛中,他以81岁高龄依然虎虎生威地表演了“双刀”和“少林长拳”,不仅代表登封在开封地区选拔赛中(当时登封隶属开封地区)荣获“优秀表演奖”,更代表开封在全省大赛中一举夺得“技艺精湛奖”。
文/本刊记者 吴泳
编辑/周镠超
“少林功夫扬天下,天下太极是一家”,
《少林与太极》杂志2018年订购新通道,
您可在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上
(http://bk.11185.cn/index.do),
注册用户名,输入邮发代号36-98,
动动手指完成支付订购,
然后每月坐等鉴赏!
山东,是先哲九世祖叔鱼故里,梁颢、梁固父子状元、梁适、梁子美、梁焘祖孙三代宰相的人文中兴的发祥地,唐、宋时期的全国梁氏人口第一大省,对梁氏的蕃衍和梁氏文化的传承发展,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广东梁氏祖先的源流世系,多与山东有关联。我们这次
“梁”姓是元岗三大姓氏之一,而下元岗是梁姓族人聚居的地方。梁氏宗祠就在下元岗村东四、五巷,历经百余年风雨,如今的梁氏宗祠仍然人气旺盛,是梁氏族人的年轻人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它不仅是纪念先祖的地方,更是梁氏的脊梁和纽带,也是梁氏胤脉相传的地方。
家学渊源慎终追远 世代相传文武双馨梁以全先生6岁开始习武,献身武术事业80余年而至今“勤耕不辍”。骆驼崖村梁氏在登封是遐迩闻名的武术世家,至今已七代世代习武。据梁氏族谱记载,骆驼崖村梁氏是商、周之际采薇于首阳山的大贤人伯夷的后代。到明朝洪武
梁姓梁氏,中国典型的南方姓氏。源流较多,或出自嬴姓、出自姬姓,或以国为氏、以地为氏、以邑为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28位。2013年,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的中国“百家姓”排行榜,梁姓人口排名22
从秦朝到西汉末期,梁姓人在发展上比较沉寂,见诸史料中的人物不多。从西汉末开始,梁姓人开始活跃起来,并在东汉出现了以安定梁氏为代表的梁姓辉煌家族,使得“安定”成为后世梁姓人最为有名的郡望和堂号。到西汉末年,著名的安定梁氏开始发展起来。汉武帝“
作者:梁如金家训是家族文化的活化石,同时也是家族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意义之深远,思想之博大,很值得我们后人作深入学习,并再创造。我们挑选出梁氏祖训五则,与梁氏训言诗,合成梁氏箴言。重读这些经典的家训,感受家族文化的魅力,领会家族思想的精髓。一
玉林梁氏大宗祠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云良村金岗塘自然村内,宗祠以岭南园林式规划建设,总规划面积约60亩。由大宗祠、宗祠广场、风水塘、荷花塘、大埯台、古树林、功德碑坊、大牌坊等构成。新建好的玉林梁氏大宗祠将是依山傍水、古色古香、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大
传承梁氏文化精髓,应该从讨论梁氏文化的建设出着手。如何建设打造一个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家族,这是梁氏族人共同的目标。梁氏族人筹备成立梁氏文化研究会以及梁氏宗亲会,有小一点的地方级别,也有大一些的国家级别,如世界梁氏宗亲会就是走国际路线的一
泰州海陵港口镇《宋氏族谱》 取名字派次序录 孟子云: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自始祖道真公,至十七世子孙众多,字派各别。恐次序紊乱,由十八世以下编成十四字列左(如下): 字派:学乃振家成世业,儒为华国焕文章。 嗣后,由十八世以下,合族依此世数取
每个地区和每个支系的家谱都有其独到的经典之作,都蕴含着优秀的文化精髓,我们要学习其先进的文化,摒弃陈旧的思维,但更要遵循传统的伦理规范和常识性规则。一、桃源《于氏族谱》介绍本文所指《于氏族谱》修于光绪戊申年,湖南常德府桃源縣大田村石岩堡于氏
于庄于氏宗亲,据族谱记载,系良祖五世二房自成二支希乾门襄公后裔。襄公娶张氏老祖母,生此大、此法、此炽三子。此大生二子坤、超,长子坤生子世宠,世宠生子乐;次子超生子世禄,世禄生二子洙、淇;此炽生醇等四子,长子醇有四子,第四子世杰生子在祥。相传
宗谱是记录我们族氏世袭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一种特殊文献,对于我们每个萧氏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想必我们萧氏族人都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支系,与更多萧氏人联系。现在我们特意整理了萧氏族谱大全,不知道有没有属于你的那一本呢?湖南益阳石板滩萧氏七修
梁姓渊源流长,梁氏家族人才辈出,几千年来和其他各姓一样,为繁衍后代和创造文明,涌现了许多杰出的风云人物。他们的伟绩和为人以及文化遗产,值得世代相传。为让更多人了解梁氏文化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梁氏名人故事转述出来以飨读者。下面讲的
邢台市隆尧县尚礼村张氏与邯郸市永年县马到固村张氏原本同宗同族,一脉相承,一次偶然的巧遇,让两地张氏疏远的亲情变得浓郁。族谱,是大树之根活水之源,是亲情的深深纽带,支脉清晰、传承有序的族谱是慎终追远感念先祖的典范。笔者采访时,两地都很重视族谱
❈❈一、梁氏简介梁姓,是一个中国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8位,在广东、香港是大姓,许多知名梁姓人士皆出于岭南之地,四川、福建、广西、和台湾亦有分布。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一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