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23:06:46 | 浏览:724
姓氏不仅仅只是一个代号,更多的则是代表着一段历史,一个传承,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它们有过辉煌,也有过没落,而历劫万难险阻,却经久不衰的,只有那号称“中华名姓”的八大姓氏,它们分别是:
黄姓来源,主要有五种说法,分别是:
1,远古时期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治水有功,被舜帝封为虞官(一种官名,掌管山泽,繁育百兽),并赐“嬴”姓,治水“嬴”了的意思。后来伯益去世后,其后裔中有黄氏者,约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了黄国,公元648年,黄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
2,五帝时代少昊金天氏后裔台骀,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后来都被晋国所灭,只有黄诸国黄国公的子孙幸免于难,之后便以国为姓。
3,上古时期,“黄”与“王”同音,故后来有不少王姓改为了黄姓。
4,回族改黄姓:元朝时期有少数蒲氏回族人为避免“反色目”诛杀之祸,而改姓黄......也就是说黄姓中有不少回族人。
5,满族改黄姓:满族吴扎拉氏,后分衍为四支汉姓:黄姓、紫姓、红姓、白姓。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统计,现如今黄姓人口约26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23%,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四川三省,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黄姓历代名人约613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12位,其中代表人物有:
黄石公、黄盖、黄飞鸿、黄继光......等等。
赵姓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分别是:
1,来源于伯益的后代造父,传说造父在桃林一带得到了八匹骏马,造父知道当时的统治者周穆王喜好良驹,于是便将这八匹骏马送给了他,周穆王收到骏马后非常高兴,当即便将八匹骏马套上了马车,让造父拉着他到处显摆玩耍。
却说,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时,周穆王居然见到了他的梦中情人“西王母”,当即便被迷得七荤八素,沉醉在了温柔乡中,乐而忘归。
然而就在此时,却传来了封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造父果断拉着他上了马车,而后日驰千里,用最短的时间回到了镐京,最后,周穆王才以雷霆之势发兵镇压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
事后,立下大功的造父,被周穆王赐予了赵城(今山西洪洞)封地。
多年以后,造父后裔为感念祖先功德,便以赵为姓。
2,成吉思汗的三弟合赤温后裔为避乱(明军绞杀)迁居于甘肃陕西等地,随母改姓为赵。
3,清王朝覆灭后,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等满姓贵族中有不少人,因害怕民族复仇的压力改姓为赵。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统计,现如今赵姓人口约27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29%,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以及淮河流域一带,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赵姓历代名人约902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6位,其中代表人物有:
赵子龙、赵匡胤、赵光义、赵公明......等等。
杨姓来源,主要有六种说法,分别是:
1,晋武公(周武王之子姬叔虞的第十一世孙,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时,封次子于杨为杨侯,之后杨侯后裔为纪念祖先的封位,便自封为“杨”,而尊称于杨为始祖。
2,西周周宣王姬静的儿子姬长父的封地在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春秋时期杨国被晋国所灭,其后裔子孙为怀念昔日的国家,皆以杨为姓。
3,晋武公有一个叫伯侨的儿子,当时的食邑(封地主要的税收来源地)为杨台,后来晋国灭了杨台,伯侨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取“杨台”中“杨”为姓,伯侨便自称是杨氏正宗始祖。
4,古代“杨”“扬”不分,有一部分“杨”姓是由“扬”姓改成。
5,赐姓:隋朝尉迟崇在与突厥交战中,力战而死,隋文帝为追忆尉迟崇功业,特赐予尉迟崇一族国姓“杨”。
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四姓,分别是:赵、张、杨、李。
6,改姓:A,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蒲杨姓,乃是宋时倪姓所改。
B,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施汉化政策,将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统计,现如今杨姓人口约37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8%,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河南、云南三省,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杨姓历代名人约805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8位,其中代表人物有:
杨坚、杨广、杨士奇、杨继盛......等等。
陈姓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分别是:
1,周武王讨灭商纣,建立周朝以后,为了彰显“忠孝”礼制,便找到了舜的后人胡公满,封其地为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后来胡公满又将陈地“发扬光大”,建立了“陈国”,胡公满的后世子孙有感念祖先功德者,皆以国为姓。
2,春秋时期陈国公的后裔,感念祖宗先辈功德,以陈为姓。
3,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于496年将本族单姓改为陈姓。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统计,现如今陈姓人口约54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53%,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五省,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陈姓历代名人约1218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5位,其中代表人物有:
陈胜、陈霸先、陈立夫、陈果夫......等等。
刘姓来源,主要有四种说法,分别是:
1,出自祁姓,相传祁姓是黄帝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刘国(今定州唐县),其子孙后代有感念国恩者,皆以刘为姓,这就是陕西刘姓。
2,源于姬姓,据说周武王姬发去世后,周成王继位,为感念祖恩,特意将刘邑分封给了王季(姬历,周武王的祖父)唯一一个的“不得志”儿子,其后世子孙为感念王恩,便以封地中的“刘”为姓,这就是河南刘氏。
3,来自改姓:汉高祖刘邦时曾经实行过和亲政策,其中有嫁于单于的皇室宗女,按照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于是便有了单于子孙的一支刘姓。
4,北魏孝文帝实现汉化政策,将本族独孤氏改为刘姓。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统计,现如今刘姓人口约64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38%,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刘姓历代名人约1574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4位,其中代表人物有:
刘邦、刘彻、刘备、刘德华......等等。
张姓来源,主要有四种说法,分别是:
1,有一次黄帝在部落交战中,被人高马大,擅于近战的蚩尤部落打得节节败退,眼看着军队即将覆灭之时,其孙姬挥兴致冲冲的跑来找他,并自信满满指着手中一件刚造好的弓箭道:
“爷爷,我找到能打败敌人的方法了......就是它!”
言罢搭弓引箭,嗖一下便射掉了不远处一个士兵手中拿着的苹果。
黄帝惊呆了,连连朝着孙儿点着头:
“此法可行,此法可行!”
于是接下来黄帝便重整旗鼓,在新式武器“弓箭”的“加持下”很快就扭转了战局,一举打退了蚩尤部落势如破竹的最后一击。
事后,黄帝为奖励姬挥的功劳,不但给了他很多财宝(好看的贝壳),且还赐了姬挥一个新姓:张......张弓引箭的意思。
这就是张姓的由来之一。
2,三国时魏将张辽其实原姓聂,“张”是后来家族为避怨而改成的姓。
3,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被蜀相诸葛亮征服后赐姓张。
4,由少数民族乌桓、女真、鲜卑等部分族人改姓。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统计,现如今张姓人口约84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7%,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三省,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张姓历代名人约1741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3位,其中代表人物有:
张仪、张良、张居正、玉皇大帝......等等。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说法,分别是:
1,周灵王执政的第二十一个年头,天公不作美,瓢泼大雨连降不停,眼看着洛邑附近的谷水与洛水就要合流,洪水很快就会漫过堤岸将王宫冲毁,周灵王急了,忙命人运土堵水,这时候,他的儿子,只有十二三岁的太子晋便出来阻止道:
“父王,川不可壅,川壅必溃......”(河水不是用来堵的,而应该因势利导,一味去堵只是徒劳无功)
周灵王一听当即便火了,眼睛一瞪,只说了三个字:
“滚犊子......”
言罢,大袖一挥,便将太子晋赶了出去,事后,他似乎觉得还不“过瘾”,遂又将太子晋给贬成了平民......
三日后,在周灵王的一意孤行下,河水终于淹没了王宫......而周灵王一直到死才发现原来是自己错了。
后来,民间传说太子晋在被贬为庶民后的不久,就乘白鹤得道成了仙(我倒希望如此)......而太子晋的族人之后为了纪念这位敢于谏言,不怕得罪老子的年轻人,便纷纷以“王”为姓......王族后代的意思。
2,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残害忠良,亚相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为纪念他,取“王子”之“王”,纷纷以王为姓。
3,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将田姓改为王姓,后世子孙以北海、青州为郡望,篡汉建新的王莽就来源于此支王姓。
4,王莽篡汉建新后,燕太子丹玄孙姬嘉,上献符命,王莽甚喜,遂赐国姓“王”,之后姬嘉的后世子孙便都姓王。
5,少数民族匈奴、高丽、鲜卑、蒙古族、满族等部分族人改姓。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统计,现如今张姓人口约88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41%,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三省,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王姓历代名人约2360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1位,其中代表人物有:
王莽、王羲之、王安石、隔壁老王......等等。
李姓来源,主要有四种说法,分别是:
1,东夷族首领皋陶曾被舜帝任命为大理(掌管刑法的官),后族人以先祖为荣,纷纷以“大理”中的“理”为姓,后来可能觉得“理”字不好看,便又将“理”改为了“李”,此支李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其十一世子孙。
2,图腾说:在远古时代有一支以李树为图腾的部落,族人全部都姓李,据说李白就是来源于这一支。
3,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四姓,分别是:赵、张、杨、李。
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施汉化政策后,改本族复姓叱李氏为李姓。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统计,现如今李姓人口约95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94%,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四川、河北四省,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李姓历代名人约2251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2位,代表人物有:
李渊、李世民、李白、李寻欢......等等。
我姓黄,却晃不走一夜孤独的梦。
我姓赵,却照不出一颗清澈的心。
我姓杨,却扬不起一片远航的帆。
我姓陈,却承不住一段过往的情。
我姓刘,却留不下一个决绝的人。
我姓张,却长不出一张可爱的脸。
我姓王,却忘不了一双清澈的目。
我姓李,却离不开一个任性的你。
中国历代从未衰落过的“八大姓氏”,其中有您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加姓氏讨论。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中华文化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国有48处世界顶级的文化遗产,其中47处的自然特色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现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文化遗产特色第二大国。这些由祖辈们用血汗与智慧创造出的文化奇迹,不断地让
中国姓氏日语读法(常见姓氏100+非常见姓氏82+复姓7)注:1李 り ri“1”为编号;“李”为中国汉字;“り”为日语假名;“ri”为日语的罗马输入。 【最常见中国百家姓】1李 り ri2王 おう ou3张 ちょう chou4刘 りゅう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在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德国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说: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这里的“名字”,其实就是
周姓主要源自:姬姓得姓始祖:后稷、周昌、姬昌或姬旦郡望堂号:汝南、陈留;爱莲堂、细柳堂周氏图腾释义【释义】这个图腾记载了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传说。周人的始祖弃刚出生时,他的母亲以为不吉祥,把他丢弃在冰上,被一只大鸟所救才得以不死,他的母亲感到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据专家们考证,伏羲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姓氏的人。据《楚辞》记载“伏羲,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即太昊,风姓”。迄今为止,中华姓氏已经产生了2.2万多个。尚在使用的姓氏只有约5600个。但常见姓氏中,这5个姓氏却从未衰落过!一 李
中国人的姓氏,是根的印记。它提醒着你的祖根在哪里,你的血脉从何而来。但是你可知,古人是怎么取姓氏?姓与氏有什么区别?姓氏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为何现在的姓氏,只见姓不见氏?今日,且听物道君为你介绍一二。温馨提醒:本篇文章较长,大约有5700字,
王姓,从百家姓的人口,仅次于李之后,位于第二位,无论是《百家姓》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还是俗话的“张王李赵遍地刘”,王姓都位列前茅。可郁闷的是,尽管他们这个光辉的姓氏,可以介绍出数不胜数的各界出类拔萃的名人来,如王昭君、王羲之、王献之、王
导语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中国有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妫、姒、嬴、姞、妘、姚,中国当前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此八姓演化
黄勇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王”字的形状是像斧头那样的一种兵器,这种兵器叫做钺(yuè)。喜欢看中国古代战争片的人,应该对这种武器不陌生。使用斧头和钺的方法,是砍和劈为主。中世纪的北欧海盗,喜欢用斧头上战场,威力很大。在中国,正规军队貌似很少用
导语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中国有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妫、姒、嬴、姞、妘、姚,中国当前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此八姓演化
张姓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在人口排行榜上稳居第三位,集中分布在中原、华北地区和四川。当代张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4%,总人口大约有8960万,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之一。 得姓始祖张挥,姬姓,名挥,时称挥公。上古时期黄帝之孙,少
黄姓源于古黄国,系承陆终。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黄姓名列第8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23%,分布很广,尤以江南地区最为集中。在黄姓发展史,上,汉魏之际的江夏黄氏,是黄氏家族中地位最尊、影响最大、支派最繁的显赫望族。这支黄姓宗族,代为冠
游线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发源地)(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周姓发源地——周武王建立阁朝之地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4000多年前周武王建立周朝的地方,也是周姓的发源地之一。现在这里还有西周时的丰镐遗址,把我们的思绪带回远古的时光。丰
中华姓氏丨陈姓 原创: 圣轩文创 C百家姓姓氏概况陈姓人口遍布世界,在东南亚诸国尤为不少。但究竟分布如何,至今尚无数据可查。国内多次统计,陈姓人口有七千多万,百家姓中排第五。姓氏起源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
黑龙江是我国最北部的省份,天气寒冷,常住人口3185万人,GDP为13698亿元。黑龙江省这3000多万人中,有哪些姓氏人口较大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前10位的姓氏吧:1、王姓:王姓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在黑龙江也是最多的姓氏。王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