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18:18:52 | 浏览:2775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东部,现有常住人口21.6万。据198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共有姓氏177个。根据许多家谱记载,这些姓氏中的大部分,是在明朝初年的大移民时迁入五台县的,而檀氏、郭氏、周氏这三个姓氏,早在金代前,就居住在五台县。
据五台县檀家沟村《檀氏族谱》记载:五台县建安镇檀村有个地方叫侍郎院,过去有个石门洞,洞子上面刻有“侍郎院”三个大字,大概是“四清”时把这个石门洞拆掉了。檀村的老辈人传说,这个侍郎院是古代一个兵部侍郎叫檀杰的院子,后来侍郎打了败仗,不敢回朝交旨,也不敢回檀村居住,于是隐居到了檀家沟。根据立于元朝至正元年(1341)檀家沟檀氏祖坟坟东的八棱碑(经幢)上的记载和有关历史传说推断,檀家沟檀氏先祖是在元朝末年从五台县檀村迁居于此的,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了。
檀村檀氏的历史就更久远了,檀村檀有环(曾任五台县计量局副局长)说,他小时候,他伯伯檀树植曾给他说过,以檀村最早的祖先排序,其伯伯檀树植是75世(檀村现在的家谱只记载了20世,其伯伯是15世)。据此推算,大约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檀氏就居住在檀村了,也就是说,檀村的檀氏约有2000年的历史了。
据五台县《五台山郭氏宗谱》记载,郭氏始祖郭通在唐朝广德年间,由闻喜县来到五台县,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建于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的南禅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寺内正殿东平梁下写着:“都维邢侯真,副都维邢霍琏,技工霍和、霍淮、郭千、郭万、郭全、郭德、郭福、郭富……”这些记载不但说明了建寺的年代,还说明郭氏的先祖是建造南禅寺的部分技工。传说,郭氏先祖从闻喜来五台县后,先在泉岩村修建了华岩寺(已不存),后在郭家寨附近的李家庄修建了南禅寺。郭家寨曾有郭氏家庙,家庙上供的始祖是郭通,郭通妻子是霍氏,郭千、郭万是他们的两个儿子。到第12代,据家谱记载,已有37户。当时正值元末明初动乱之际,除郭瑁留下外,其余的都逃亡他乡,现在郭家寨村的郭氏家族,都是郭瑁的后人。郭通后裔在五台县已传至38世。
据五台县西天和村《周氏宗谱》记载:周氏居于五台县,到清朝同治初年,就已经有八百余年了。由此可知,周氏先祖早在北宋年间就来到了五台县。传说,周氏先祖是从湖南来五台娶妻生子传后,数代人之后,族中已创宗谱。大约在明朝中后期,委荐族中一人持谱回湖南敬祖联宗,将先前列祖列宗族谱联接起来。此人走到河南信阳地区,乱世兵争,随学艺练武,既未回到湖南,又没有归里返乡,所以,仅有之族谱散失。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西天和村周三通、周三晓重新编写了《周氏宗谱》,由于老谱丢失,先祖世系已搞不清楚了,他们追忆到其高祖周经立为始祖。周经后裔至今已传至20世,主要居住在五台县西天和村、神西村、照吞口村、大梁村等地方。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于忻州市,素有佛国圣境之称,境内沟台错落、重峦叠嶂、山水交织、风光秀美、温度适宜,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和自然文化交融沉积,是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游好去处。近年来五台县把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富民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东部,现有常住人口21.6万。据198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共有姓氏177个。根据许多家谱记载,这些姓氏中的大部分,是在明朝初年的大移民时迁入五台县的,而檀氏、郭氏、周氏这三个姓氏,早在金代前,就居住在五台县。据五
4月22日,五台县举行第十一届“五台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五台县“护苗2022”“绿书签行动”暨版权保护周宣传活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姚云萍,县文旅、新华书店、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参加此次活动,并向广大市民赠阅图书。 此次活动的开展深入贯彻习近平
山里山外话五台文/张立 诵读/天晴山里山外话五台.mp313:22来自颂您一个长安音频作品为长安融媒“颂您一个长安”帐号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诵读作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颂您一个长安”张波摄天晴摄云溪摄孙兴荣摄蒲阳梓良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之前的文章中,阿族讲到了几大著名的寻根圣地。不少朋友在后台跟阿族说,想要了解下固始移民和闽台姓氏的渊源。今天,阿族就将了解和整理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下。光州、固始和潢川讲到寻根,就不得不提迁徙地名。而同一个地名,在不同时期,可能对应着不同的地理
深州各村的姓氏,有土著,有外迁来的。外迁来的姓氏中,有的是深州市内其他村迁来的,有的是深州市以外的地方迁来的。在深州市以外迁来的姓氏中,有从南方迁来的,有从北方迁来的,其中以北方的山西迁来的最多,从山西迁来的姓氏中多来自山西洪洞县。以下这些
定襄县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忻定盆地东部,东连五台,南毗盂县、阳曲,西邻忻府区,北接原平市,面积为8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9万人。据统计,全县主要姓氏聚居的村庄有以下61个:张:宏道阁街、马城、牛台、龙湾、北林木、凉楼台、赵家庄、复兴、镡村
五台山南山寺位于五台山中心景区台怀镇南面3公里的弓步山的山腰,海拔在1700多米,始建于元代,整个寺院依山而建,共有7层,下面的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的一层是善德堂,上面的三层为佑国寺。清末时寺院的主持普济和尚募得了一笔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古往今来,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胜数,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五
8月6日上午,五台县召开“五台山·既下山”项目演示会,县委书记赵永强,县委副书记侯晓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俊杰参加会议,县自然资源、住建、交通、供电、林业、豆村镇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既下山项目行李旅宿集团负责人参加会议,侯晓庆主持会议。 五
9月16日,副县长白俊清组织召开滹沱河供水工程(五台县段)征迁协调工作会。县水利、交通、自然资源、工信、林业、公路段、供电及建安镇、陈家庄乡主要负责人和滹沱河供水供电工程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就滹沱河供水工程项目情况进行了介绍。各相关部门
历史因文化而厚重,未来借文化而流长。时光淌过,书香浸润,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五台,已经踏入了充满新机遇、孕育新希望的2022年。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第11届“五台读书月”活动也拉开了帷幕。本届“五台读书月”活动的主题是“赏阅五台
五台县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秉持“东进、西引、南融、北联”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五台县“绿色”康养游、“红色”革命游、“金色”佛教游“三色”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提档升级,叫响“山水智慧 康养五台”的全域旅游品牌。
五台县烈士陵园 张富元/摄五台县烈士陵园位于忻州市五台县台城镇西庄村。陵园由门楼、纪念碑、展览室、纪念室四大部分组成。主要为纪念在革命战争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五台县烈士陵园 范建中/摄五台县烈士陵园纪念亭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来源:天山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宋雅文整洁的街道、统一的商住楼外立面、风格鲜明的店铺招牌……3月24日,走进精河县阿合其农场五台社区,焕然一新的小镇面貌让人眼前一亮。街边的店铺店主们纷纷亮出自家特色,迎接顾客到来……“我家的特色是杂烩汤。因